任人 發表於 2022-8-30 00:03:50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9-17 23:48 編輯

聞中府堂林教授仙逝,常想起他在我之印像中,尤一大師國手之風範,不禁潸然淚下。

------------

我是港中文大學的畢業生,當年針灸住院時,有幸聽到林教授治療時說「痣目,疣這類身體不需要的東西,用支正穴」,當時教授沒有解釋為何。又聽過教授說要抽些時間看古書。為什麼用支正穴?一直是心中的迷惑。

網絡方便,有一次看到<針灸大成>寫:「支正,腕後五寸。手太陽絡脈,別走少陰⋯⋯主⋯疣目。實則節弛肘廢,瀉之;虛則生疣小如指,痂疥,補之。」

我開始猜想,支正能治疣目,會否是因為疣屬絡病,支正乃絡穴,能治絡病?小腸與心相表裡,<靈樞>言支正內注少陰,<大成>言別走少陰,應該是指手少陰心經,不知是否又與「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或心主血脈相關?虛則生疣,是否心與小腸氣虛生疣?現在也不太清楚。
這個謎團一直存在心中,隔一段時間都會在腦海閃過,謝謝林教授送給我一個謎題。

任人 發表於 2022-9-10 09:13:28

思及現今學府一些疲態,緣無立心,不知止處。

任人 發表於 2022-9-14 19:44:12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9-14 19:46 編輯

一直在想,孔子刪述六經,其功千秋。

觀己,六經只懂皮毛,所知甚昧,行亦不達。
大概在醫學,望能觀古今本草之變化,惟今之植物學問紛踏,本草亦經天地變化而損益,藥物性味理論幾經變化,雖有刪述本草之想,實有感醫學之難以管窺,一筆之誤恐誤人用藥之運思,又不能期望世間再出神農氏,或陶弘居先生,能一白本草之奧秘,融歷代之深意為一全體,深以為憾。

任人 發表於 2022-9-26 23:19:51

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禮記·禮運》

使用人的智慧而消除其狡詐,使用人的勇健而消除其暴怒,使用人的仁愛而消除其貪婪。

按:為什麼 用人之仁需去其貪?
勇者易怒,智者易詐,仁者為何貪?
未想通,但這大概是理解仁的其一面向。

任人 發表於 2022-9-26 23:44:30

看到一篇文章,「對於漢儒重視天及宇宙論,勞思光不以為然,他認為,儒學自始即為一「生活之哲學」、「德性之哲學」,是以心性論為中心開展,轉為「宇宙論中心」,一來有違先秦儒的基本精神,二來用宇宙論觀念推出德性價值理論,正好犯上休謨「實然 (is) 導不出應然 (ought)」的邏輯弊病。漢儒理論因此是一退化墮落 (《新編中國哲學史卷二》)。用一日常例子作譬,太陽每天由東邊升起,所以我們每日都應該孝順父親。前者是自然事實,後者是價值判斷,後者似不能由前者推出,我們應該孝順父親,是因為我們內心對父親有愛敬之情,而非自然界天天有剛陽之物出現。勞氏即從這個方面,批評漢儒的理論有致命缺陷。」

個人不同意這取態,亦不覺得 這是一種弊病,因為背後的思路即是,天地自然的運行,能給人啟示。這部分也並非完全在先秦儒精神外,因為易經裡不少智慧隱藏。
如果要用所謂實然與應然的名詞來談,就是在古人的世界觀中,實然與應然並非完全割裂,但這種理解是需要透過學習與訓練來習得,比如研讀易經。

題外話:在張景岳注黃帝內經,提到對於方位的理解,比如
東方生風:「風者天地之陽氣,東者日升之陽方,故陽生於春,春王於東,而東方生風。」
其在天為玄:「玄,深微也。天道無窮,東為陽升之方,春為發生之始,故曰玄。」
在人為道:「道者,天地之生意也。人以道為生,而知其所生之本,則可與言道矣。」
在地為化:「化,生化也。有生化而後有萬物,有萬物而後有終始。凡自無而有,自有而無,總稱曰化。化化生生,道歸一氣,故於東方首言之。 」

這種對於方位的意象,所代表的深深含意,需要體會,觀察萬物迎接春天的意態,方可理解古人深意。
這種自然事實與價值判斷的融會貫通,在我眼中,也是天命下貫人道的一種表現。用現代的眼光來看,確實有點玄。或者是我們失去這種悟性已久。

任人 發表於 2022-9-26 23:47:57

在儒學而言,我想做的事,是把氣學重新帶回來。
我並不滿足於只談心而不談氣,亦覺得漢儒談元氣,實在是有其要義。

任人 發表於 2022-10-13 14:46:22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10-13 14:50 編輯

以前覺得明道比伊川高,現在覺得伊川也難得。世間難求伊川先生。

任人 發表於 2022-10-13 14:47:39

春天不宜伐木,因為伐生氣,不能順春天的氣象。
不感天地也。

任人 發表於 2022-10-13 14:53:20

張景岳說「道者,天地之生意也」,這句很深。

任人 發表於 2022-10-13 14:58:09

上言「這種自然事實與價值判斷的融會貫通」,即是感通。

用李生論藝術不是沒有分高下,經典藝術需要透過學習,才懂得欣賞判斷。或許現代人生活於城巿,離開自然太久,才需要重新透過學習去感通。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一息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