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標題: 深深撥,有些子 [打印本頁]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2 14:58
標題: 深深撥,有些子
一天夜裡,兩師徒一起打坐,百丈忽叫潙山撥一下爐中,看看有沒有火。
潙山撥了一下,只見爐火如豆。
他因而有所領悟,並說了一句︰「深深撥,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
所謂「些」,即是「此二」,即是指神與氣兩樣東西。
不要看潙山是禪宗,看他這句話,他也是性命雙修啊!
神是指神火。一般打坐時,專心一致,便能養火。
至於,意守呼吸,神守中宮,便能養氣。
撥開炭灰,有如撥開妄念,便見神火,這大概是潙山當時所悟了。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2 16:33
打坐確是有些妙效。前年我學了些吐鈉方法,方法就是用鼻子吸氣,盡量保持細慢均勻,並吸進丹田,然後用口用力吐出。過程之中,意隨呼吸出入。這治好了我患了六七年的隱疾。
六七年前,我的左邊氣衝穴附近腫了起來,如雞蛋一樣大,不痛不癢。由於沒有其他狀況,我也沒有看醫生。
我每天花半小時靜坐吐納,約莫半年,有一天起來丹田的左邊的大巨穴至外陵穴附近很痛,但腫脹的地方卻消失了。腫塊應該是轉移了位置!於是,我停了打坐幾天,用手推按胃經,打通經絡,痛點逐漸散去,而氣衝穴的腫脹也從此好起來了。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3 21:54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1-3 22:03 編輯

《鍾呂傳道集》論證驗有「次身體之間,舊痕殘靨,自然消除」,應有其事。
不過對一般人來說,抽空靜坐不大容易,用真玉磨方更方便。(和田玉)
有朋友去緬甸買了些翡翠,晚點也試一試有沒有效用。

參:《聖濟總錄》第一百零一卷載:「治面上瘢痕。真玉磨方 。真玉上取平處一面,磨瘢痕,久則無痕。」真玉即和田玉。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4 08:51
在網上看和田玉的價格頗貴,不過我仍是會買一塊來試試的。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4 11:12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1-4 11:45 編輯
Goldmund 發表於 2020-1-4 08:51
在網上看和田玉的價格頗貴,不過我仍是會買一塊來試試的。

市面上很多失真的和田玉,比如用岫玉仿、染色次品,或者是出自其他山脈,並非稟受崑崙山氣,故不建議,容易買錯買貴。不用急,以後有機會,反而便宜翡翠有緣給你看看。翡翠也能治病,不過稱為剛玉,與和田玉氣感不同。
可參考
http://iching.hk/knowledge/12-2013-08-01-08-45-17/105-2019-01-03-10-17-25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4 16:27
任人 發表於 2020-1-4 11:12
市面上很多失真的和田玉,比如用岫玉仿、染色次品,或者是出自其他山脈,並非稟受崑崙山氣,故不建議,容 ...

先謝謝你,如果你有玉石的話,我也想看看。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4 22:13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1-4 22:21 編輯

今天教了一個人打坐調息方法(腹式呼吸),她立刻感到熱和冒汗感。
我學打坐的因緣,除了是上中國哲學課外,還有是數年前睡在床前,得花一小時思考當天的事情後方能睡着,而打坐確能對治我的問題。不過現在對教人打坐稍微有點猶豫,萬一對方不慎走火,萬一對方體質特殊而開啟他事⋯⋯且再觀望。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4 22:27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1-4 22:30 編輯

這一年有些奇遇,對於身體氣機,五行氣運有了新的理解。也發現存想法是很不得了的方法,欲體證「心生萬法」,楞嚴經說「純想即飛」,經文都是實有所指。
不過存想對心性要求高,因為若心為境轉,被五蘊煩惱所迷惑,存想了錯誤的事象,走火入魔也不遠了。有些走火入魔的理解是氣脈亂走,甚至破壞經絡。另一個理解,是思想走偏了,拾起了執着。而修行應該是學習放下各種執着,情緒。
「心為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要照見五蘊皆空,才能讓存想成為工具,否則只是小孩弄刃。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4 22:35
前幾天與一位朋友談天,他在武當山學了幾年武功,算個武痴。撫心自問,現在有沒有這清靜心性,能耐寂寞?確是沒有。
他提到練功時,師傅會強調金光咒裡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赫然一醒,以往對待靜坐的種種境象,都是以不着相,不理會來處理。那如果是靜坐目的是見道,那老子說「視之不見名曰夷」。靜坐中種種境象都稱不上道,如果想見道,當然要對這些「幻象」視之不見。
而金剛經說「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也是同理。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4 22:46
近讀黃元吉《道德經註釋》,他將「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寫成「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而言觀玄關妙竅。一般人難以觀「無」,故須在「無」與「有」之間觀此妙竅,即是在靜極而動,一陽初生之處觀其天心。重要的是歸於一元。做工夫當在無有之間,本體即無即有。應無所住,也要生其心。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4 22:52
當初六祖言「本來無一物」,直指空無一面。我看他後來所悟,當在真空而能妙有的另一面。他之不斷思想,謂之沒技倆,其旨當在不離妙有而言真空。當然,妙有亦須不著,不著於不著,斯之為真空妙有。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4 23:06
在此順便宣傳一下快將出版的拙作《形上詩集》,其中有一首詩是在這種思想背境寫的。

禪師與行者

流水的源頭住了一戶人家,
中有一位出家的禪師,
他說逝者如斯,
心念亦如斯如斯。

相傳有位行者問他借個安歇之處,
他卻說待你吸盡西江,
我才給你這個,
否則你仍須繼續上路。

誰知這個行者卻說他來自的那個大海,
雖時常泛起波瀾,
但它不止盡吸天下江河,
而一切魚龍蝦蟹都在其中了。

他閒時會垂釣,
睏來會午睡。
他是聽厭了佛偈,
為了好玩才來到這裡。

他要尋找林黛玉,
他要尋找冰糖葫蘆,
不是為停下來才借安歇之處,
而是為了明天繼續上他的路。

行者束起他的長髮,
溫婉地說︰
「縱然一口氣吸盡了西江,
仍是要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5 17:45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1-5 20:30 編輯

恭喜出書。記得何文匯曾形容,三十歲仍作詩才算詩人,詩成集結也當是。

提起真空妙有,金剛經說不生法相,不著小法,不會因法妙而執着於法,是役法而不役於法,明暸萬法皆空又能心生萬法,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為法所迷惑是達不到妙有境界。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7 12:23
任人 發表於 2020-1-5 17:45
恭喜出書。記得何文匯曾形容,三十歲仍作詩才算詩人,詩成集結也當是。

提起真空妙有,金剛經說不生法相, ...

任人君客氣了,我也不過會寫些歪詩,自我欣賞,至於出書不過是留過紀念罷了。

任人君也寫詩吧!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8 19:42
Goldmund 發表於 2020-1-7 12:23
任人君客氣了,我也不過會寫些歪詩,自我欣賞,至於出書不過是留過紀念罷了。

任人君也寫詩吧! ...

之前學了平仄,不過用詞欠雅,有緣試試。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10 09:23
寂然不動是真空,感而遂通是妙有。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10 12:51
真火密修我自潛

三千遍照盡靈明

寂然不動認真性

感而遂通是常情

一念初生即大藥

九霄羽化用金精

窮心問道無餘話

不壞元神須自誠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10 23:09
詩能吐發胸懷志向,應學。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1-15 21:03
忘我的經驗你我都或有一點。

踢球踢得投入,你不會想起你的腳趾。

你平日都會渾忘了呼吸,不知道自己在心跳。

游泳高手甚至忘記泳姿,不必刻意。

梵高覺得最舒服的,還是那對穿舊了的草鞋。

忘我,就在專心一致,忽然不記得有我的存在。

畢生投入技藝,無物無我,便是與造化同遊。
作者: 盧子LOZ    時間: 2020-1-16 19:55
誠也!

誠與空乃一體之兩面。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3-22 05:49
「知足看似不思進取,其實很有智慧。」
他生來只有一隻眼看得見。他能看見白天,也能看見黃昏﹔他能看見楚楚山花,也能看見清澈流水﹔他看得見少女的微笑,也看得見群山的矗。若給他五百億元來換取他這隻眼睛,相信他也不肯。他所擁有的雖不及平常人,但他已擁有了比五百億元錢財還要珍貴的無價之寶了!更何況平常人?
他生來只有一隻耳朵聽得見。他能聽朋友交談,也能聽風聲雨聲﹔他能聽貝多芬,也能聽任劍輝﹔他能聽到馬路上的車聲,也能聽到早上鬧鐘響。若給他國家元首的權力來換取他的聽力,相信他也不肯。他所擁有的雖不及平常人,但他已擁有了比國家元首的權力還要珍貴的無價之寶了!更何況平常人?
若數算一下我們已有的無價之寶,你會發現縱然我們有些方面比不上人,但實在已是富有之極。將一杯水倒進海中,能為大海增加什麼呢?根本於事無補。你要努力為自己營求多一點點財富﹑名譽﹑地位﹑權力,又是為了什麼呢?《聖經》有一段很有智慧的教訓﹕若你嬴得世界,但今晚你就要喪失生命,那又有什麼益處呢?
知足,就是對我們的幸福有所覺,隨緣不貪﹔不知足,如狗咬尾,只會陷無窮追,福至心不靈。就如現代人總是追求進步,要不斷勝過昨日的自己。畢了,便要找一份好工﹔找到工了,又想升職﹔升職了,又想再進修。人們走過了一站,又匆匆趕往下一站,不懂得停下來欣賞沿路風光。進取是進取了,但一切所以者何?不斷玃取,所失的更多。
你能夠看到這篇文章,至你有讀書識的機,而這又由很多條(比如健﹑家﹑社﹑經…)所造就的。你能說你已度了美好的時光,就讓時停下來嗎?你能當下就覺得此生無憾了嗎?若未,反省一下是否因為自己不知足吧!否則的話,就要明確反省自真正欠缺的是什麼,而不是盲目進取,以追逐泡影來填充空虛的心靈。
知足,看似不思進取,其實很有智慧。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3-22 21:04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3-26 11:51 編輯

不懂停下來欣賞沿路風光,這倒也算是以往的毛病,不知近年有否長進。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3-25 22:07
論簡潔
他與情人走過一片森林,但他並沒察覺到對方眼波中的情意,也沒有留意到頭上的流雲映在地上的陰,也沒在意草木散發的青蔥氣息,他甚至對於情人的耳語聽而不聞,因為他心裡正在盤算用甚麼木材來製作一個音樂盒,送給他這位情人。
他與未婚妻子走出了戲院,但他並沒有察覺對方正為戲中的情節而低迴不已,更莫說為曲動人的故產生共嗚,他甚至弄不清楚男主角當是如何把女主角追到手的,因為他心裡正在盤算明日如何在投資市場大賺一筆,為他們購置新居籌備資金,好用金屋裝下這位嬌妻。
他與妻兒共度了一次聖誕假期的外遊,但他並沒有察覺對方正期待他臉上久沒浮現的微笑,他早已習慣了對眼下的東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甚至食不甘味,因為他心裡正在盤算來年如何提升工作上的表現,好讓老闆把權位留給他,並為家人開闢出更美好的將來。
他與老妻在一個冬夜裡散步,但他並沒有察覺對方的體溫正逐漸下降,他已忘了上一次牽手是何月何日,他不知已步入了深冬,他甚至沒有注意到生命正在一點一滴逝去,因為他心裡正在盤算如何把業務擴大﹑如何把居所裝潢一番﹑要換一輛新車﹑明天見客時該如何應對…… 他心中充斥著種種牽掛,牽掛著如何把生活上的大小事情做好。
我們的私欲總如野火一般,從眼下這點蔓延開去,且越燒越烈,卻忘了原處早已成了一片焦土。心靈充滿著盤算的人,口頭上縱是如何為了他人,總免不了自私。他們總是要功成利就,然後才能成就他們關心的人。他們為人付出的方式,總是曲曲折折,像是要繞過了大半個地球,才能跨過與最接近的距離。
心靈充斥私欲,有如放滿雜物的家居,使人失去了安享生活的空間。一個健的心靈須去掉多餘的雜念,拋下不屬真我的東西,像修剪雜草一樣修剪人生。放下重負,輕身上路。走過紅塵,煙不著身。唯其能簡,所以能潔。
心靈自,才能從一朵花中見如來。






歡迎光臨 ThinkingBeing (http://thinkingbei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