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標題: 一息尚存 [打印本頁]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3 23:35
標題: 一息尚存
尚存是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9 09:05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1-10 09:51 編輯

觀今

要學習陰陽,應該去感受大自然的變化。有人將陰陽理解作符號系統來推演,會忽略符號以外的意義。
而古學其中一個觀察陰陽之長,在觀察一個朝代的陰陽偏盛。

南懷瑾說過二十世紀陰氣重,年輕人也陰氣重,喜歡夜晚跑去夜店酒吧玩樂。
以前我對南懷謹不太認識,書也不太看懂,但單憑這一句,可以知道他有根底,看懂了陰陽。

日出,然後萬物動,這就是晝。日入,萬物息,這就是夜。
學習觀察陰陽,先立其大本,即觀晝夜而知日月主宰一天之上下。陽動陰靜,萬物的動靜也隨乎晝夜。
同氣相求,陰氣重的人,會在夜晚活動,也會流連陰氣重的場所。
為什麼這個時代的人喜歡夜晚活動?因為有光。光明是陽,陽在晝就光明。但光在夜晚,便是陰中陽。夜晚應該安靜,這是順從天地的陰陽變化,安靜的象顯現在外,那陽是消失了嗎?陰在外,那陽就在內,陽潛藏在內就能收藏,休養生息,日間消耗的在這時補充,那明天就有足夠陽氣運動了。

人發明了光,所以夜晚也能活動,本來是多了自由,能做多點事。但是欲望過份了,夜深還在動,這種夜間明就是陽氣在洩漏。觀察這種陰中陽在世間,也在世間活動的人身上,陰中陽在人身為命門火,居兩腎之間,謂腎間動氣。陽的根本在陰,陰陽互根,消耗腎氣多了,人的精神也會弛緩下來,而陰消陽的過程是緩慢而不易察觀。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13 22:12
今人學易,有以易注我,誠一門路,惟古之宗正者何?宜以卦象觀之。
醫亦當如是,論理之以象印,猶樹之有根。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16 12:07
妙用

太極動而生陽,陽極而生陰,陰極又伏陽。這種物極必反,老子曰反者道之用。形而有上,極而能反,亦可說是有統握陰陽樞機者,是真氣,一點靈光,道之作用。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16 22:07
釐清

天地有氣數形象,古人用象數來理解天地萬物,有人稱之曰「象思維」。萬事萬物都有象,那麼在理解事物時,我們可曾明白這件事的象是什麼?五行裡屬於那一行?忽略象數已久的人們究竟錯過了什麼?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2-2 20:52
了解邵雍的學問,一窺國學的精粹後,我看待世界產生了可算是天翻地覆的變化,看待現代的學問也有了別的評判方法。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裡,將國家成敗主因歸結於制度。為什麼巴西與美國接壤的一個小鎮,明明同是毗鄰,貧富卻差天共地?因為制度不同。

這種說法很有趣。

陽化氣,陰成形,陽先動,積陽成天,陰後靜,積陰成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是由陰所化,背後有無形的陽動力,而成形需要時間,所以一般說陽較明顯,陰較隱微。有點像混濁的水要時間來沉澱。那麼,制度之上是什麼?制度屬陰,那背後的陽是什麼?「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原始反終,制度之上是人心,文化習俗。

如果從心性來進行判教,應該如何判分來算合理?理在何處?
我認為民主制度缺乏了忍辱的心性教育。民主會鼓勵理性、包容,理性議政沒問題,包容不同意見也對,但在現實觀察裡,有多少人能議政而不生瞋怒心?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2-14 10:15
觀物外篇:「韻法闔闢者律天,清濁者呂地。

韻法先閉後開者,春也。純開者,夏也。先開後閉者,秋也。冬則閉而無聲。
東為春聲,陽為夏聲,此見作韻者亦有所至矣。銜凡冬聲也。」

春聲如吹管,先閉後開為春,純開無掩為夏,先開後閉為秋,閉而無聲為冬。
以指法之開閉謂春夏秋冬之開闔,可謂全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2-14 10:42
體用是什麼,邵子說,動者性,靜者體。人有動的部分,有靜的部分,因為靜的部分有不動,不變,恒久的表現,所以我們將自身屬於靜的部分稱作本體。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2-15 22:38
邵雍說: 「天地之本,其起於中乎!是以乾坤屢變而不離乎中。人居天地之中,心居人之中,日中則盛,月中則盈,故君子貴中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2-19 22:43
最近讀莊子,體會莊子的大化。能夠融入大化,要不拘於「我」,將「我」化掉。沒有相當的心性涵養境界,是寫不出魚鵬之化一筆。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2-22 10:16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在藏為脾...在味為甘。」

內經這些句子應如何理解?內經在教我們土象。看到甘味就要回想起土,因為甘是土味,所以尿中有甘味,螻蟻追之,是土病矣。土氣土象在人身藏府化脾,所以病甘甜者脾土之屬。這就是莊子所說,氣的大化啊。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2-22 22:07
遞迴函數,自我指涉的概念很有趣,等會試作引介。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0-3-1 20:29
任人 發表於 2020-2-22 22:07
遞迴函數,自我指涉的概念很有趣,等會試作引介。

期待已久,可否講講遞歸函數,自我指涉的概念?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3-1 22:35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3-2 12:16 編輯
Goldmund 發表於 2020-3-1 20:29
期待已久,可否講講遞歸函數,自我指涉的概念?

寫的粗粗。

1+2 =3
這很容易理解。但如果我們要寫一條 1+2+2=5 的算式,要怎樣寫?
P : ((1+2)+2)=5?
P' : (1+(2+2))=5?
要判斷上述那個寫法才是正確,其實要視乎採用什麼判準。譬如 從結果來判定,兩者結果都是5,那我們都可以說兩者是「同義」。1
又可以問,電腦看到 1+2+2 的算數,其實是按P來理解,或按P'來理解呢?一般來說,不少都會按P來理解(印象中是left recursive,左結合,括號從左邊開始畫)
因為電腦每次只能處理一個運算(x+2),所以會將P 分解成很多個小運算來說理。
比如 f(x)= x+2
那P就會寫成 f ( f(1) ) =5

因為 f(x) =x+2, 所以 f(1) = 1+2
運算結果是  f( f(1) ) = f( 1+2 ) = f( 3 )= 3+2 = 5

較為古老一點的λ演算寫法有點不同,f(x)=x+2  會寫成 λx.x+2,可以說是語法不同。
那自我指涉,是什麼一回事呢?初學者說,x 是代入數字,f(1),但其實 x 可以代入 函數本身,所以可以出現  f(  f(1) ),乃至 f(f(f(f(1)))) 。

那再玩多一個花樣。
    F(n) = F(n-1) + F(n-2)  with seed values   F(0) = 0 and F(1) = 1.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n代入 不是0和1,這個函數就能不停地「自我分解」。
F(4)= F(3)+F(2) = F(2)+F(1)  +  F(1)+F(0) = F(1)+F(0)   +F(1)  +  F(1)+F(0) =3

其實遞迴的概念是什麼?就是函數(function) 會自己呼叫自己。 有時翻譯作遞歸函數,因為又「回歸」自身了。
語言上常見的通例是: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呢!故事是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呢!故事是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呢!故事是什麼呢?……』」
設 講故事() =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呢!故事是什麼呢?
那麼情況就會像: 講故事(講故事(講故事()))
講故事(講故事(講故事()))
=講故事(講故事( 從前有座山⋯⋯故事是什麼呢?))
=講故事( 從前有座山⋯⋯故事是什麼呢? 從前有座山⋯⋯故事是什麼呢?)
=從前有座山⋯⋯故事是什麼呢?從前有座山⋯⋯故事是什麼呢?從前有座山⋯⋯故事是什麼呢?

我們可能會問,咦?函數不是用來運算嗎?舉一個例 f(x) =2,那不論 f(1), f(3) 都會出 2的結果。甚至可以定義不接收變量的函數: f() =2。那f() 的功能更像是「列印 2 這個數字」。上述 講故事() 就像列印 講故事的句子出來。

再換一角度,叔本華說: Man can do what he wants but he cannot want what he wants。
翻譯作「一個人可以做他想要做的,但不能意志他想要意志的。」

那這種 意志他想要意志的,粗略可以看作 want ( want())。
如果叔本華要定義 want(x) 函數,大概會注明 want(x) 不接受 x 為其本身,即 x不可以為 want(),want(want())是不合法的。

再看羅素的理髮師悖論:
「小城裡的理髮師放出豪言:他只為,而且一定要為城裡所有不為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

但問題是:理髮師該為自己刮鬍子嗎?如果他為自己刮鬍子,那麼按照他的豪言「只為城裡所有不為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他不應該為自己刮鬍子;但如果他不為自己刮鬍子,同樣按照他的豪言「一定要為城裡所有不為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他又應該為自己刮鬍子。」

這個悖論所揭示的問題,就是我們在設計定義一個函數時,往往沒有設想過 這個函數呼召自己的後果,這就是「自我指涉」的一種表現,表現在函數為 遞歸函數的自我呼召。

有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也可加入自我指涉的元素,變成這種伏上伏的劇本:
甲:「哈哈,我已經猜到你會這樣做!」
乙:「哈哈,我已經猜到你會猜到我會這樣做!」
印象中李生在一本書中曾提過,甲者是第一重,乙者就是第二重,屬於「後設」。

最後略比喻一下哥德爾不完備原理的自我指涉問題。

假設有一機器,這部真理機器能吞紙條,造物者聲稱它能判定所有真的句子,並列印判定為「真」的紙條(簡稱吐出)。
比如你塞了一張寫着「今天沒有下雨」的紙條,如果今天沒有下雨,它會吐出這張紙條。如果下了雨,它會沒回應。
有人想挑戰造物者,準備了一張寫着 「我不能列印此句」的紙條。

甲:如果機器吐出這張紙,即是判定「我不能列印此句」此句為真。但它在「列印出這張紙條」的行為,正正違反了「我不能列印此句」的內容。那這句話還應該判定為真嗎?
乙:若機器不吐出這張紙,判定「我不能列印此句」此句為假,邏輯上即是「我能列印此句」為真。但如果「我能列印此句」為真,機器卻不透過「列印紙條」來告訴我們「我能列印此句」為真,那這部機就不能聲稱它能「判定所有真的句子」了,造物者要丟臉了。

這部真理機如果選擇乙的行動,那它就無法吐出所有為真的句子了,稱之為「不完備」。若選擇甲,那它就會吐出了一些為假的句子,與它聲稱的功效「不一致」。吐還是不吐?

其實真理機若有人性,想必也覺得窘迫,在乙的情況,它知道句子內容本來為假。但它一嘗試透過「列印」的行為來告訴人這是假的,它的行為卻將句子真假值改為真了。它只能沉默,但沉默就暗示它認為這句子為假。最好是造物者為它設計一張嘴來申冤⋯⋯2

在哥德爾的詰難裡,真理機就是「數學系統」,列印就是「推演」。只要數學系統是倚賴「推演」的方式來訴說真理,就存在一些真理是無法透過「推演」來判斷真假。(在電腦科學來說,圖靈機的停機/判定問題其實都是異質同功。)

這種自我指涉的思考方式,其實還可以放在,比如有沒有 「比我更我的存在」?易學裡象中的象?理中的理?五行中互藏五行?


注:
1,視乎怎樣定義「同義」,比如用演算結果的同一性(5=5 )

☰天
☲火


2,當年在易卦得出的是象是天火同人卦六二(由下數上第二,斷開兩截)的「同人于宗,吝」。大家都是同一個宗派,使用同一種招式,所以就繼承了相同的缺陷(大家都繼承了用「推演」來判定真假,所以也囿於「推演」的局限性)。用象數來說,離中虛☲(中間兩斷為一陰),離代表智慧、文明,這種判定「文明」能向外照明,卻不能照及自身,不能照明涉及自我指涉的問題。陰動變陽,也只能化成乾卦九二的「潛龍勿用」。反而六二陰爻上應九五陽爻,火上炎於天,反是出路。
乾為先天三陽,離為後天有陰,陰氣代表「有所不能」。其實「同宗」遇上了困難,就能考慮到別宗求問。同人卦辭「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到野外去找其他人幫忙,君子就要有這種氣量胸襟,才是「同人」卦名:「與人和同」,「大同」的大義。
離卦相應的思考方式 所處理不到的問題,可能要在坎卦處求,或回到乾卦。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3-2 21:08
內經五運六氣的司天以六十年為一周,後世大司天以三百六十年為一周,這就是司天外還有司天。
緣起之緣起,就如同一件事是因緣和合而成,這件事的因緣也是因緣和合而成,如此就能演出重重無盡緣起。
上世紀出現各種系統的理論,可見於生物學,工程學,經濟學,後來就有研究系統的共同性,一般系統理論,可算是系統之系統。
斗數可以用來論你命的事的吉日,那在找人算命前,先算一算什麼時候適合論命,也是一種遞迴。只是繼續倒退回溯就略顯滑䅲了。
太極之中還有太極,八卦外有八卦,事之事,理之理,時之時⋯⋯

這種遞迴,「反身」的象,究竟是如何可能?這就是我觀察不同學問的象之一。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3-5 22:05
道聽新聞,人云選舉之考慮,乃欲令某人落選。
此乃欲削也,刑也。

非選賢,乃退不賢,選舉者,民之刑也,剋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3-5 22:11
今天想明白,民主屬金,用剋。設立分權,再分治權,立期而眾競之民選之,皆是以剋為用。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3-9 22:00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0-3-9 22:01 編輯

記得網友曾問「Heckscher-Ohlin theorem的象是什麼」?最近回想,試試作答。
鼎之未濟,三爻動。(之者,往也,一卦變往另一卦)這個定理的象是火風鼎卦變為火水未濟,第三爻變動。(從下數起第三,連線為陽,斷線為陰)
䷱之䷿


鼎之名,係烹飪之器,有烹飪之象。巽象為風,木。離象為火。
取巽為風,就是風在火下,風生火起。
取巽為木,木乃生火之原。
合而看來,風煽木燃,火就能燒起來,風木都是烹飪的根本。

鼎又有「新」的意思,俗云「革故鼎新」,「問鼎中原」,都是「新」事物出現。其實鼎是用來煮食,煮食就是配合不同的食材,煮成「新」的東西。以水濟水,煮不出新味道,所以要適當將肉、鹽,水調在一起,用火來「加工」,才能煮出一碗「羹」。不同的材料恰到好處地配合在一起,就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調和的「羹」能「養」人脾胃,身心調和。人除了身體要養,性情也要養。

鼎之用在養人。

老子有「治大國如烹小鮮」,可知這種了解萬物性情,調合致和的象,其實可以擴而充之,小則養其口腹,大則養其身心,養其身家,以至養其國天下後世。
譬如養國,中要養育賢人輔佐,上要養以祭神祖先。

孔子說:「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如何在鼎卦看到正位凝命?鼎是上火下木,善鼎者看到火太盛就抽薪,火不及就煽風加木。火候宜急宜大,火候宜緩宜慢,就在管火人的火候,你能否看出現在需要進薪,進火?還是退薪,退火?是進是退,端在一心。鼎新是開創新面,但若忘了凝正,失了正位,有所偏差,煮出來的東西就有偏性,太鹹令人口渴,太淡令人無味。

在現代來看,這種「養」,「調和」的象,可以覆蓋工廠加工。放到這個H-O模型,風為進退,是「貿易」,資源的進退。要資源有所進退,火才能燒的旺。
既然風是進退,煮食談進退的是薪,貿易談進退的是資源。
這個國家農業繁榮,卻缺乏鋼鐵,要維持國家的興旺(火象徵文明),那就需要進口鋼材。農產品太多內銷用不掉,不如賣出去,換其他東西進來,保持火旺。
如果進退失據,火太旺了,會出現水火失調。

進退要留意着火候。(火候亦可取譬於內丹,可見周易能涉及練功)


因為第三爻變動,所以看第三爻的辭。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鼎耳改變了,無法移動鼎,雉雞膏肉不能吃。等到下雨,鼎溫下降,不用悔恨,最終為吉。」


九二九三重剛,第二三爻都是陽爻,代表陽氣重了,火太旺盛了,所以有耳革之象。鼎係金屬,火盛克金,至毀其耳,鼎耳都革掉。
雉為野禽,羽毛美麗,肉卻一般要煮熟才能食,現在膏而不化,是未熟。膏又取脂油膩滯,在鼎中為塞。食了也只會滯腹。不如不吃。鼎之用為養。鼎出的食物不能養,就是失去了。
創新和製造的過程,太過了,偏差了,反而與鼎的功用悖離。


在貿易而言,進東西,不要只進入表面好看的東西,還要國家的這把火能否將其燒煉為有用之物,否則嘗試大火,反而連燒煉工具本身也負荷不了,壞掉,半製成品,於國無益,食之害腹。

其行塞,鼎改變了,想燒煉製作的東西變了,交易就會停頓塞住,這就是鼎塞住了,要讓鼎變回虛的狀態,才能變回吉。
鼎為什麼改變?因為想創新,可能指創新會使現有的交易不匹配,不通則塞。

未濟是指火上水下,不成事。煲水要水上火下才能成事,方法錯了,位置不對,火再旺,水再多,也無作用,不能養人。

「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
《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未得救濟,出征凶,利於涉險渡河。
居於坎陷、危險的盡頭,水最深,必須倚賴大木才能渡水。自己能力不夠,若貿然前進則有滅頂之患,征凶。」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4-2 17:46
錢穆說讀歷史要看到天心,與黑格爾說聖神在歷史中行進,應當類同?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4-3 22:03
馮友蘭說周易是宇宙的方程式,邵雍放入歷史,在悠悠史學中看到周易卦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無所不包,落在人道,就有君臣之道,夫婦之道。朱熹說「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這是觀察物的太極變化。張三丰在拳術中領悟太極,所以身體一舉動,都要連成完整一氣,太極一動一靜,拳術也要有動極而靜,靜極而動。而太極在於人的身體,又可見於中醫言人身太極,有心腎相交,心火與腎水的一動一靜。

參考:

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
「太極之先,本為無極。鴻蒙一炁,混然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二炁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炁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清浮濁沉,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氳化生,始生萬物。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後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

人之作用,有動必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一太極也。人之生機,全恃神氣。氣清上浮,無異上天;神凝內斂,無異下地。神氣相交,亦宛然一太極也。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迴圈,相連不斷。則二炁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氳化生。而演為七二之數。

太極拳總勢十有三,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虛靈,含拔,鬆腰,定虛實,沉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不二法門也。

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外聚,神必亂之。心性不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

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行功之法不可廢也。

學者須于動靜之中尋太極之益,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後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黏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5-11 14:50
嬰兒看見鏡子,不會知道這就是他。沒有什麼思慮情感,所以哭完能笑。嬰兒不需要邏輯推理,不需去命令心臟跳動,心臟自然會運行,肺臟會呼吸,這都是自然不過的事。

人病了,吃多了,才知道脹滿的地方叫胃。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8-31 19:46
中醫執業試合格了,算是人生又一境。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9-1 22:36
益卦象曰: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見他善,見他過,皆考問反省自身,但求反身而誠,光照無隱。
如此善惡,皆以一誠貫之。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9-1 22:38
諸子中,愚猶喜孟子之氣魄,能一振風氣。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0-12-3 21:38
近事忙碌,總得盪一春風以洗塵氣,以此帖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4 21:33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1-24 21:44 編輯

以前不明,王夫子何以書「六經責我開新面」?今方明白,窮則變,變則通,通乃久,此之謂也。陰陽更替,時行則變,面對日新月異之社會,倘不開新用,則民不知其用。今人如何運用乎六經?以易言之,吉凶悔吝之名無變,吉凶悔吝之事則異於古也。古人考功名,今人考公開試。古人以讀書為達,今則數理工程明星亦地位不俗。古種子多方,今可種子於試管或托於他人,然亦望其吉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2-9 21:43
經權達變

權是什麼?今日一想,中國之文字多有其象,宜觀象來理解。我們在量度一件物品的重量時,會用上「權衡」這個工具。將物品放在秤杆的一端,一重一輕,自然一升一降。善執其兩端者,往另一端上加權,使之平衡。平是平準的意思,平則升者抑者,降者舉之,是為準的。運用權衡,追求的,是平衡,平,你是一位誠實的商人。如果說升者是陽,那降者是陰,左屬陽,右屬陰。一端重了,自然就要加權於另一端以平之。權的作用,乃用來平衡,權棰如是,權力也如是。秤者,銓也,所以稱物也,物之明顯易見者為物件,物件的輕重偏傾能輕易加上權棰來平衡,那其他事物呢?工作輕重,作息時間分配,如何看出其為「不平」?這就要回到不同範疇的標準。
權者,變也。經者,不變也,大抵在古人注重的經裡,確實有大道理能衡量自身,反躬自省,留意到自己的偏見,這樣才更容易看到不平處,這算是自己量度。
後設來說,有形之物較易量度,有標準。價值的衡量則較為複雜。
別人容易量度,自己的過錯難量度。

至於黃帝內經的平,未必是水平。因為水靜時才平,觀江海有潮汐之漲退與波浪之佚起,陰平陽秘,日月運行,動中自有生趣。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2-9 21:46
邵雍寫《皇極經世》,蓋經者常也,世者變也,皇極則大中也。無非中庸之理。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2-9 21:49
大抵物之變化,亦不變矣。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4-16 22:50
任人 發表於 2020-3-5 22:11
今天想明白,民主屬金,用剋。設立分權,再分治權,立期而眾競之民選之, 皆是以剋為用,用洛書也。 ...

剋中求生,害裡恩生,陰中摘陽,是也,然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6-4 19:25
朋友提及, 高考生物科曾有一條題目: 胎兒是否寄生於母胎?
其實聽到這條問題, 很有趣, 中醫基本上有一個做法, 應該說, 是認同並把這種寄生的理論運用在藥理上。
中醫有一條著名安胎方,張錫純創立的壽胎丸,當中有阿膠,菟絲子,桑寄生,續斷。寫到這樣,大概也有一點頭緒吧?
是的,桑寄生,用寄生藥在協助胎兒寄生。
中醫講運用藥的氣,不同的藥,無論是動物或是植物,都有其生長特性,我們可以稱之為藥物的才性。
桑寄生攀附於枝節之間,萬物皆需要氣以為生,桑寄生能寄於樹上而不接於地,我們說桑寄生善於吸附桑樹的精氣以生存。這種吸附他物之氣的行為,就是桑寄生的性情。將這種藥氣攝入孕婦身體,張錫純說能"變化胎之性情氣質,使之善吸其母之氣化以自養",除了一般補腎繫胎的作用外,張錫純更看中是藥物的性情氣質。

桑寄生名符其實,其實還有藥也如此:菟絲子。古詩云"與君為新婿,菟絲附女蘿",菟絲子善於寄生,長出吸器伸入植物體內, 吸收宿主的養份,古人稱之為"無根之草,依樹木而生"。張錫純重用菟絲子,配合桑寄生,其意思是,用善於寄生的藥氣,使胎兒更善於吸收母親的精氣以存續。

最後談談,在神農本草經中,桑寄生安胎,菟絲子主續絕傷,續斷補不足續筋骨,阿膠主治心腹內崩,亦安胎。
作者: Goldmund    時間: 2021-8-1 20:25
任人 發表於 2021-6-4 19:25
朋友提及, 高考生物科曾有一條題目: 胎兒是否寄生於母胎?
其實聽到這條問題, 很有趣, 中醫基本上有一個做法 ...

有人用桂枝湯安胎,你認為如何?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14 21:54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8-14 22:22 編輯
Goldmund 發表於 2021-8-1 20:25
有人用桂枝湯安胎,你認為如何?

要先看是什麼情況,如果有是證,用是方,當是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話雖如此,現在本港投訴文化盛行,聽過有婦科醫生退休前,便因孕婦用桂枝一藥,後胎兒不保,而遭到詰難,對其名譽身心皆是煎熬。或許這就是世人的運吧?

如果目標僅是保產無憂,那比起用藥,或許食養盡之更為合適。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14 22:04
開始覺得,方證確實是中醫的尖端。

在介紹一條方的時候,我們有幾種方式。

比如一條方治療某個種病機,如逍遙散治肝鬱脾虛,肝脾不和。

即如景岳全書之右歸丸,即是如此:
治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傷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番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或小水自遺,虛淋寒疝,或寒侵谿谷而肢節痺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總之,真陽不足者,必神疲氣怯,或心跳不寧,或四體不收,或眼見邪祟,或陽衰無子等證。

可以見到,此方治元陽不足,各種原因導致之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諸症百出,無論是虛弱的飲食少進,上逆的嘔惡反胃噎膈,或中滯的膨脹,下泄的大便不實,寒疝。然而,景岳有寫出必然症,或然症,必神疲氣怯,或心跳不寧。

又有方藥,對於所治療的證候描述,是臟腑辨證的延伸概括。

而在我眼中,傷寒論的方證,則正正是追求 但見一證便是,或者集合幾個必然症,即是方證之眼,只要抓到證眼,就能撥開雲霧,直入便是。
這種對於必然症的概括歸納,療效亦往往是如撥機括。
就像在臟腑辨證,是以不同臟腑為自己的中心去散出枝節為症狀。傷寒論的方證,是捉住了病情核心變化,即是病機,這種病機,可以將不同臟腑出現的症狀中,僅僅是捉住其核心,一二證,辨出其眼,即可用之。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14 22:05
右歸丸的描述,也讓我不禁想一個問題,中醫很長時間用症狀來立病名,比如嘔吐,泄瀉。但依照張景岳這種歸納延伸的做法,是否可立一病作元陽病篇?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14 22:17
另一個對於傷寒論的方的想法是,傷寒論方的設計,是針對陰陽開闔樞而立法,如果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這是以生理來立法。那三陰三陽的開闔樞,即是談臟腑陰陽營衛氣血的流行變化,病邪隨着營衛而進退,所以立方立法也是跟隨着陰陽的變化來立法。

少陽病,口苦咽乾目眩,
脾在竅為口
火生苦
地氣通於嗌(咽)
肝在竅為目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1 22:08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8-21 22:13 編輯

在治療經驗上,開始覺得,咖啡屬木火之類,但也入腎水。咖啡提神的作用,或許是能壯心火(左寸盛),而壯君火的過程,會否引動腎陽?至少跟人參補氣相距之遠。

另外,臨床上觀察到膽經有筋腫大反復的表現,考慮是咖啡壯火,使膽經火強水弱而水穴附近腫痛,這也是木火的想法來源。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1 22:10
Goldmund 發表於 2021-8-1 20:25
有人用桂枝湯安胎,你認為如何?

另外,想起桂枝有降衝的作用,但也要病人出現了衝脈上逆表現,才考慮以此安胎。代赭石也能降衝氣,但較擔心重墜之品使胎繫不穩。婦科經驗不多,以免言多有失。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4 23:21
重讀論語。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為政:       
孔子說:「以政令來管理,以刑法來約束,百姓雖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為恥;以道德來引導,以禮法來約束,百姓不僅遵紀守法,而且引以為榮。」

齊,有平齊的意思,大概是齊大家的行為,用刑罰來齊,大家不敢犯罪,但沒有這是「無恥」的自覺。刑罰屬恐,屈人之勇。
禮則兼讚揚,是一種社會共識應該達到的行為規範。但關鍵,還是禮是「值得而為」 。這種價值判斷的根基在那?試試用有子的話:「禮之用,和為貴。」以禮為用,以和為本。因為大家都在追求和,無論是個人內在的和,經濟職業生活的和,乃至家庭的和,社會的和。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5 09:43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子張學做官,孔子說:「多聽,不要說沒把握的話,即使有把握,說話也要謹慎,就能減少錯誤;多看,不要做沒把握的事,即使有把握,行動也要謹慎,則能減少後悔。說話錯少,行動悔少,就能當好官了。」

當醫生也要小心說話,猶其自己學問未達。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5 09:47
話又說回來,有段時間,自己透過說話來學習表達釐清自己的思考,這多少會造成少聽多說的表現。如何才是對?透過說話來組織自己的思想,應該也是可行的方法,大概在作出評價時要有所留意。另外,也要學習鬆弛,說多了就聽聽。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5 09:49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哀公問:「怎樣使人心服?」孔子說:「以正壓邪,則人心服;以邪壓正,則人心不服。」

不少人都覺得現在是舉枉錯諸直,那大概要釐清什麼是枉。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8 14:39
方證給我的感覺,就像小說描寫的劍宗,將招式練熟,用出來就收效。辨到方證的眼目,配上純熟相應的方藥,就能直中病機,調整病人身體的陰陽狀態。

氣宗比較像隨着病人來開方,症狀上未必會形成方證那種「對子」的感覺,但亦能觸及病機來開方治病。

方證也不僅是看一二症狀來出劍,背後是按着三陰三陽病來按圖索驥。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8 21:52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3-18 10:41 編輯

太極之義易傳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始於莊子的「在太極之先不為高」。
讀黃帝內經,其實太極早傳於黃帝之學,剖於陰陽應象大論,後儒者重發其義,又當見於周子之太極圖說。
黃帝內經諸篇,有幾篇特稱為「大論」,詳述天地陰陽。

「積陽為天,積陰為地。」此陰陽開辟天地之義,陽積於上開天,陰積於下辟地,是謂天地上下分立。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陰極陽生,陽極陰生,即是老子謂「反者道之動」。黃帝首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以此。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寒熱先於清濁,而寒生濁,熱升清。

「清氣在下,則生飱泄」,積陰在下,稱之為地,地下寒極生熱,熱氣生清,此地之清氣當還之於上,即後句「地氣上為雲」。若清氣不能上而積於下,在人則為飱泄下行,清反自陰竅而去。

「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在上熱極生寒,寒氣生濁,濁氣在上,自當下行,所以下句有一「故」字,即天氣下為雨。若上濁不下行,苟有所積,則濁犯清竅,在人身上部濁氣盛,則為䐜脹。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熱氣在上生清,天得清氣,故曰清陽為天。寒氣生濁,地得濁氣,故曰濁陰為地。

「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地寒生清氣而上升為雲。天熱生濁氣下降為雨。

「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即是天氣化雨下降歸於地氣。地氣上升為雲歸為天氣。天地氣交而變化,陰陽沖和絪縕生物。
濁氣何以上升?清氣為何下行?「寒極生熱」,「熱氣生清」,地中濁陰極中當有清陽,引濁氣上升。此「變化之父母」,坎離變化之機。乾坤言天地之體,言變化之先,故首以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太極不能不變,乾坤生六子,以坎離為主,道其天地升降變化之機。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人身之清陽上行,出於上竅。人身之濁陰下行,見於下竅,即是二便,童子尿便有鹹寒滋陰之義。即經義「陰味出下竅」,「味厚者為陰」。癃閉便秘濁陰不出,亦是陰失陰位,「陰陽反作,病之逆從」。

「陽氣出上竅」,故呼吸聲氣,皆發生於頭部諸竅,化氣而無形。若見陰陽逆作,清涕出於鼻,嘔吐逆於口,水液滲出於耳目,皆是有形之陰出上竅見症。此皆「賢人上配天以養頭」

「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腠理者人身之表,謹按「陰靜陽躁」清陽外透而發於腠理。陰靜則濁陰走五藏而收藏,猶以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人進食飲入胃,「陰成形」,終歸於六府。清陽實四肢,人之行動賴於手足,必為清陽所實。

------------
考洞天奧旨序,醫原人身一小天地論,無不透出內經奧旨:「人身一小天地也!」此天心正氣見於歷朝也。周敦頤太極圖說,旨歸一也。
而景岳及諸大家,當深明此理。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9 20:35
《春秋繁露・如天之行》:「陰陽之氣,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為好惡喜怒,在天者為暖清寒暑。」
「人有喜怒哀樂,猶天之有春夏秋冬也。喜怒哀樂之至其時而欲發也,若春夏秋冬之至其時而欲出也,皆天氣之然也。其宜直行而無鬱滯,一也。」
〈陰陽義〉「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
即《陰陽應象大論》:「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

〈天地之行〉「一國之君,其猶一體之心也。隱居深宮,若心之藏於胸;至貴無與敵,若心之神無與雙也。高清明而下重濁,若身之貴目而賤足也;任群臣無所親,若四肢之各有職也;內有四輔,若心之有肝肺脾腎也;外有百官,若心之有形體孔竅也;親聖近賢,若神明皆聚於心也;上下相承順,若肢體相為使也;布恩施惠,若元氣之流皮毛腠理也;百姓皆得其所,若血氣和平,形體無所苦也;」


〈循天之道〉:「宮者,中央之音也;甘者,中央之味也;四尺者,中央之制也。是故三王之禮,味皆尚甘,聲皆尚和。處其身所以常自漸於天地之道,其道同類,一氣之辨也。」
〈五行之義〉:「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

《陰陽應象大論》:「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9 20:37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8-29 20:52 編輯

看到這篇,總有一種感動,激動,董子知道也。

〈人副天數〉:

「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天氣上,地氣下,人氣在其間。春生夏長,百物以同;秋殺冬收,百物以藏。故莫精於氣,莫富於地,莫神於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於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物疾莫能為仁義,唯人獨能為仁義;物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獨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節,偶天之數也;形體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聰明,日月之象也;體有空穹進脈,川谷之象也;心有哀樂喜怒,神氣之類也。觀人之禮一,何高物之甚,而類於天也。物旁折取天之陰陽以生活耳,而人乃爛然有文理。是故凡物之形,莫不伏從旁折天地而行,人獨題直立端尚,正正當之。是故所取天地少者,旁折之;所取天地多者,正當之。此見人之絕於物而參天地。是故人之身,首而員,象天容也;發,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風氣也;胸中達知,象神明也,腹胞實虛,象百物也。百物者最近地,故要以下,地也。天地之象,以要為帶。頸以上者,精神尊嚴,明天類之狀也;頸而下者,豐厚卑辱,土壤之比也。足布而方,地形之象也。是故禮,帶置紳必直其頸,以別心也。帶而上者盡為陽,帶而下者盡為陰,陽,天氣也;陰,地氣也。故陰陽之動,使人足病,喉起,則地氣痹起,則地氣上為雲雨,而象亦應之也。天地之符,陰陽之副,常設於身,身猶天也,數與之相參,故命與之相連也。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藏,副五行數也;外有四肢,副四時數也;乍視乍瞑,副晝夜也;乍剛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樂,副陰陽也;心有計慮,副度數也;行有倫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膚著身,與人俱生,比而偶之合。於其可數也,副數;不可數者,副類。皆當同而副天,一也。是故陳其有形以著其無形者,拘其可數以著其不可數者。」
《靈樞邪客》:「
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聲音;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曰,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膕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9 20:37
《同類相動》:「天將陰雨,人之病故為之先動,是陰相應而起也。天將欲陰雨,又使人欲睡臥者,陰氣也。有憂亦使人臥者,是陰相求也。」

人病風濕而先知者,此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9 20:39
〈同類相動〉:「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地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8-29 22:03
〈天地之行〉「一國之君,其猶一體之心也。隱居深宮,若心之藏於胸;至貴無與敵,若心之神無與雙也。高清明而下重濁,若身之貴目而賤足也;任群臣無所親,若四肢之各有職也;內有四輔,若心之有肝肺脾腎也;外有百官,若心之有形體孔竅也;親聖近賢,若神明皆聚於心也;上下相承順,若肢體相為使也;布恩施惠,若元氣之流皮毛腠理也;百姓皆得其所,若血氣和平,形體無所苦也;」

《靈蘭秘典》:「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當中「元氣之流皮毛腠理」,是否即董子理解「清陽發腠理」?金匱之「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

文中又論及一身之高下清濁貴賤,實是佩服。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9-18 17:31
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典故。原出於公羊傳。

《公羊傳·隱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 」

始年,歲始。

再查查「一」,按說文解字
(一)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凡一之屬皆从一。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9-18 17:35
說文解字注.一:「凡云凡某之屬皆从某者,自序所謂分别部居,不相襍廁也。」

在文字裡,亦有「分門別類」,同類相從。
我想,在諸本草裡,我看到的,也是 草藥的同類相從。神農本草經發其源,名醫別錄承其華,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可算是集其大成。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2 22:05
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儒家應該如何在新的世界裡存在?

現代不講求階級,追求平等,君君臣臣化為領袖下屬,父父子子也會講要像朋友一般。究竟這是進步,還是退步?或者以前確實有點僵化,現代人可以有更多的面孔去與人交流溝通?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2 22:06
我知道,可以用心學的方式,回到做人的價值重新出發,但是,除此之外?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2 22:08
看到一篇文章《【新書推介】誰讓清朝再續了五十年?》,裡面提到:「列強雖無意推翻清王朝,但是他們每次擊敗清朝,每次要求割地賠款,每次侵入京城,都嚴重動搖了清朝的權威。大清的「天命」,開始受到質疑。

慈禧死後安排幼兒即位,是荒謬之舉。專制時代人們迷信皇帝,總喜歡說「皇上聖明」,現在幼兒即位,很難令人效忠。在王朝「天命」終結,皇帝又不能招攬人心的情況下,各地督撫離心離德,大清亡了。」

什麼是天命?奉天承運?


https://www.orangenews.hk/cultur ... O9Ufx0pze20UWi0Hf7k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8 23:18
看到之前聽莊子講座的小袋,外寫着「存異求同,不齊乃齊」。

或許承認我們看不到「同」處,只看到「異」處,這種不齊,在不思議之境,能渺渺冥冥地「齊」。諸般「不齊」,都是「齊」。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8 23:43
難怪這會被描成作一種神秘主義。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9 00:11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10-9 00:14 編輯

不齊是齊,如果從一般意義上去理解,這句要麼是偷換概念,要麼是自相矛盾,但我相信,在某一種情境下,這一句是有認知意義的。

如果能透過生活裡經驗,在某一刻,認為這句是有意義的,那麼,這算是綜合語句嗎?我想,這是「得以透過經驗而感悟為真或假」的語句,這應該可以作為有「形上意義」的語句。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9 11:08
讀《唐君毅先生的理想主義*》一文:「人上達天心之直接道路,在向內而向上之道德實踐,而不當只在向外而向上之宗教祈禱。」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9 11:09
唐君毅先生的理想主義*

唐端正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





以人文主義角度看世界



唐君毅先生是理想的人文主義者,牟宗三先生譽之為文化意識宇宙的巨人。文化意識宇宙,是中國傳統文化所獨闢,孔孟成德之教所獨顯,是要通過人之實踐,以價值化自然之文理,以人文化成天下。它和科學的宇宙不同,科學只追求專門知識,對人只求分析的了解,失去了人的整體性和主體性,不能樹立人所遵循的價值標準。和哲學宇宙也不同,哲學只是知解的、思辨的,辨明各領域的原理,不使其凌駕蕩越,但卻不是實踐的,故常流於空論或理智遊戲。和宗教宇宙也不同,宗教指向絕對,將人之心思專注於絕對,倒懸人道於神道,神道明而自己之生命不明,與科學哲學同為繞出去,以外在者處置人。



作為理想的人文主義者,唐先生是要站在人的整體、人的主體上去善化人生,價值化自然的。依儒家之教,一切價值理想都本於仁心,我們的良知善性是一切價值理想的根源。





                       道德理性作為文化活動之根源



唐先生是怎樣了解我們的生命主體的呢? 在他最後的遺著《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一書的自序中云:



吾寫此書,常念在心以自勵者,則為《中庸》之二段語:「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建諸天地而不悖,考諸三王而不繆,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1]



《中庸》所講的「本」,就是指我們的本心仁心,良知善性,由這個本,便可以有「建諸天地而不悖,考諸三王而不繆,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的人文世界。唐先生在《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一書中,論述道德理性是一切文化部門的根。在《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一書中,論述九境皆本於我們的生命心靈。因此,唐先生理想的人文世界,是本諸身、根於心的。在〈理想的人文世界〉一文中,唐先生說:



人文的世界,人不僅是人,而且必須自覺他是人,異於禽獸、異於物。人異於禽獸,主要在其心。故人文世界的人,必重心的哲學。人建立一神靈世界,即可使人不流於物化、自然化。……除非人相信他自己之自性本心即是神,相信盡心知性則知天,相信人可以成佛,人絕不應當反對相信有客觀的神之宗教。[2]



因此,唐先生的人文主義,不是要由靈返肉,與上帝對立,與宗教對立,而是要講「天人合一」、「人神一體」。





宗教信仰之重要及局限



唐先生在《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一書的第三部論超主觀客觀境,即謂人之心靈有歸向一神境、我法二空境和天德流行境。超主觀客觀境可對主客而成為在其上之神境,又可為破主客之分別之執,直下超越主客分別之佛心佛性呈現之境;然此無主客超主客之境,又可即在當下之主客感通之事之中,一面盡主觀之性,一面立客觀之命,以通主客之境。故人可有超主客、破主客,而通主客之三境。



唐先生說,當人自我之執深重,而智慧不足,又貢高我慢,則需以神靈上帝克其傲慢;當人陷於罪業苦難之中,無力自拔,亦宜信一神靈大我,以為依恃,此一神教所以不可廢。智慧較高之人,自知我執法執深重,必先破除我法諸執,方能見其本心。本心即為在纏之如來藏,為無明所覆之真如心,此佛教所以不可廢。唯人之執障較淺,我慢不甚,依賴心不強者,然後不必用其智慧以破執,而用其智慧以直契悟其具先天之純潔性、空寂性之赤裸裸之生命中之靈覺,以見其形上本心之所存。相較而言,一神教與佛教之說,對一般執障深重之人更能契機,若終識得神靈與如來藏即天地萬物為一體之本心,則三教同歸矣。



人之信超越的神靈,其真誠只能出於自己之心性,人若無此真誠,則愈信神靈之超越,神靈愈遠走而高飛。吾人可承認引發人之超越精神之宗教價值。但宗教信仰對象之神,在究竟意義上,必不能外於人心。神心、天心或天道,與吾人具普遍性之良知仁心與仁性斷非隔離之二物。人上達天心之直接道路,在向內而向上之道德實踐,而不當只在向外而向上之宗教祈禱。世間各宗教可使人得救之方便,其最後歸宿,當在由道德實踐以證悟人心即天心。人之涵天蓋地之宗教精神,仍屬吾當下之人生存在自己。故唐先生在〈宗教信仰與現代中國文化〉一文中謂:



吾終不信安身立命之地,必須求之於一特殊宗教。人有種種宗教信仰,尚須由此信仰本身之自覺,生一自信,自信吾人之本心本性,即能發生具備或同一或通於此信仰中所信之超越的神靈,為一切莊嚴神聖之信仰之根所在。[3]



人對超越神靈之歸依,只在化除人由自覺心之向上翻升所成之大我執處理解。人無此我執,亦非必信此超越神靈不可。一般宗教信仰之生活,雖可高於一般之道德實踐,然仍屬天德流行之道德實踐之一事而已。



佛教以破執障為先,佛心唯是潛隱深藏,與一神教以神靈為唯一之超越者,其說雖不同,然皆未能直下於吾人之當下生命存在心靈中,見一當下能感通其所遇之境之心性之流行,即天德之流行。人之破執,亦須依一超越於執障之外之心性之存在,不能視為只潛隱而不呈現,否則破執之事,亦少一根據。故儒家必言人有一現成的超佛家所謂執之善心善性,以為破執之所據。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9 11:21

儒家人性觀所以優於其他宗教



儒家自始即謂人之生命心靈,可有我之生命存在與非我之生命存在之同情共感。倫理生活要在能互感對方之情義,又互相還報,以成恩義。人之廣度之情義,若不為對方所感受,更有回應,以使情義互相反映,則此情義只一往外發,將以無一定之感受之者而分散,亦可因無回應之者而消沉。故儒家不泛言愛一切鄰人,或普渡眾生。聖賢之德,在其能感受其他人格之德為其所對,而愛之敬之,即對其他人格之德之回應報恩,使古今四海之人之德,相報而相結,以肯定此德性世界。言德必歸於能知恩報德,重在報。聖賢生命心靈,乃直以人格世界、德性世界為其心靈所對之境。一神教雖有上達高明之旨,其智未足以知人格世界中不同人格之各有其德性。佛教言普渡眾生,其視古今四海之人格,皆未出三界之執障之有情。儒家即人之德之純亦不已,而不見古今四海之一切有德之人格,其生命精神之有隔,而道之為一,此之謂天德流行。



天是性之形上根源,此形上根源之為何物,只能由人依其性而有之自命自令為何物以知之。若問此性之形上根源、或天地之心、天地之生命果為何物,則可名之為神、上帝、如來藏心、真如心、法界性起心、仁心、本心。儒家認為人必先由盡性立命之途識得之,方能親切知其存在。儒家從人之生命能同情共感處說性情,故其言性善,乃第一義之本性,佛家所言有我執之性,乃第二義之本性,儒家要人順第一義之本性,率之、盡之,以求至於其極,使執障不得生,而自然超化。



以上所論,一神教、佛教與儒家,均信有一超越於主觀之心靈與客觀世界之上之一大心靈。此一大心靈,即為宇宙之實體。惟此一大心靈所要實現之價值理想,除使人取得無限之意義與終極之關懷外,人對現世的與有限的價值理想,亦必須一一求其實現,才能充實飽滿,成一大成圓教,而不是一種偏至型的宗教。因此唐先生理想的人文世界,除肯定宗教價值外,亦肯定一切知識學問的價值。





世間一切學問相互貫通之路



在《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一書中,除了後三境 (歸向一神境、我法二空境、天德流行境) 均欲使吾人之心靈能與宇宙神聖心體融合為一外,其餘之前三境 (萬物散殊境、依類成化境、功能序運境) 與中三境 (感覺互攝境、觀照凌虛境、道德實踐境),皆涉及世間之種種知識與學問。萬物散殊境即涉及世間之一切個體事物之史地知識,一切個體主義之知識論、形上學與人生哲學,均判歸此境。依類成化境則涉及一切關於事物之類之知識,一切以種類為本之類的知識論、形上學、人生哲學,皆判歸此境。功能序運境則一切世間以事物之因果關係為中心之自然哲學、社會科學之知識,及一切與論因果之知識論、形上學、人生哲學,均當判歸此境。感覺互攝境則一切關於心身關係、感覺記憶想像,與時空關係之知識論、心身二元論或唯心論、泛心論之形上學,與一切重人與其感覺境相適應以求生存之人生哲學,皆當判歸此境。觀照凌虛境所涉為純相之世界與純意義之世界,凡對文字之意義自身之知,對自然及文學、藝術中之審美之知,數學幾何學對形數關係之知,邏輯中對命題真妄關係之知,哲學中對宇宙人生之意義之知,與人之純欣賞觀照之生活態度,皆根此境。而哲學中重直觀之現象學的知識論、形上學、人生哲學,皆當判歸此境。道德實踐境重主體理想之德用,凡人之本道德的良心,與本之而有之倫理學、道德學知識,及人之道德行為生活,道德人格之形成,皆根在此境。



佛教有所謂一心開二門、一心三觀。唐先生論心靈境界,則是由一心開出九境,以此籠罩人文世界之全體,以成就一充實飽滿之理想的人文世界。唐先生所言之九境,包涵了世界之種種相,但唐先生認為我們不能懸空孤提世界,而問世界之真相,亦不能懸空孤提此生命存在或心靈自己,而問其自身之真相如何。復不能懸空孤提此一活動或作用,而問世界中或自我中畢竟有多少真實存在之活動或作用。吾人只能問對何種生命存在與心靈,即有何種世界之真實顯現,及由此中之心靈與生命存在對之之感通,而表現何種之活動作用,於此世界及此生命存在心靈之自己或自我之中。此中之生命存在心靈與其所對之世界或境界,恆相應而俱生、俱起、俱存、俱在。自此生命存在心靈之感通與世界或境界之恆相應之一面言,則一一世界或境界不在此生命存在心靈以外,而此生命存在與心靈,亦依其有此境界或世界而稱為真實的生命存在與心靈,故其存在,亦存在於此境界或世界之中。此感通亦只存在於此生命存在與心靈及此境界或世界之中。而此生命存在心靈,境界或世界,與感通之三者,即互為內在,而皆為真實。故人初必視其所對之世界或境界為一客觀存在之世界;次乃視此客觀存在之世界屬於一主觀之心靈;再次乃謂有一超主觀心靈與世界,統於此主客之上,以通貫此主與客,心靈與其世界。故九境中,初三為客觀境,次三為主觀境,後三為超主客觀境。



唐先生之理想,建立於理性之上,他認為理性不可反,理想主義亦不可反,人類今後之哲學,仍當本理性以建立理想,重接西方近代之理性主義、理想主義之流。理性有邏輯理性、知識中之理性、實踐中之理性與道德實踐中之理性。心靈之理性表現於前後思想活動之一致者,為邏輯理性;表現於其思想中之概念與所對境物之內容一致者,為知識中之理性;表現於其行為之應境物以通於目的之實現,使行為與境物之變化與此目標一致者,為實踐中之理性。而使一目的之實現與其他一切目的之實現相貫通而一致者,即為道德實踐中之理性。一般說概念之內涵為抽象普遍之意義或普遍者,概念所指則為具體特殊之境物;然今合此概念之內容與其所指之具體特殊之境物,以成一思想一概念時,則此思想為一兼普遍特殊,抽象具體之具體思想、具體概念或理念,此一心之功能,即為一具體的理性。具體理性即通於普遍與特殊、一與多、同與異,一切相對者之絕對理性,此即理在事中行,心靈欲維持其統一,必使事合理、理合事。基督教所謂道成肉身,佛依法身而有報身應身,朱子謂聖人為赤骨立之天理,皆理在事中行之義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0-9 11:23

理想世界之實現還須立人極



由上可見,唐先生認為無論邏輯、知識、道德、宗教,均由人之理性求統合一致而成,故人之心靈之充量發展,應開出之理想人文世界為三極、開三界、存三祭。所謂三極,指太極、人極、皇極而言。太極相當於天道,代表絕對精神;人極相對人道,代表主觀精神;皇極相當於王道,代表包括一切人文世界之客觀精神。所謂三界,指人格世界、人倫世界、人文世界而言。人格世界繼天立極,乃太極見於人極之表現。人倫世界乃人極顯現為皇極之初階。人文世界乃皇極之大成。所謂三祭,指祭天地、祭祖宗、祭聖賢而言。祭天地可遙契太極,人格得以完成;祭祖宗使上下之情通,人倫之本得以樹立;祭聖賢乃法古今之完人,使人文化成於天下。三祭立然後天人性命相貫通,不特使太極人極大成於皇極,亦使人格世界、人倫世界大成於人文世界,使天人性命皆得以客觀化。這是唐先生數十年來所論以告世人者。唐先生所弘揚之人文精神,就是這種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在他的人文世界中,民主科學以至藝術宗教,都不是至高無上的,只有人格世界,才是至高無上的。一切人文創造,從人格來,一切人文創造,亦當回歸到人格世界。



人類一切文化創造,均由理想生起,理想世界和知識世界不同,要認識理想世界,不妨通過西方的知識論。知識論可使人圈住所知的現實世界。而人的理想世界,是人的知識世界邊際以外的世界。理想世界雖在知識世界以外,但不在人之心靈與生命以外。理想不從知識世界生起,而從我們的性情中出,從我們的心靈生命中出。



理想不止是一可觀照的對象,不只是個觀照凌虛境。生起理想的性情,實有一不容己地使理想化為現實的動力。我們對理想不但有認知它的知,還有喜好這個理想的情,和使理想化為現實的意。我們在知善知惡的同時,便會好善惡惡,為善去惡。知情意是同時產生的。我們體認仁德性理,即在心感物而動的怵愓,痛痒相關處,而非懸空體認個虛靈明覺。仁之顯,在於接物,使仁顯於物,才是心的正面要求。



生命存在與心靈自求一切合理之理想之實現。理想有必然趨向於實現的動力,中國先哲名之為本心、本性。此一性情之實,人可由道德主體之反省而自認知。此動力能使理想由初非實有成為實有,使不合理之現實,由實有而向於非實有。人之憤悱惻隱之心,或好善惡惡之情,乃人實感當然與一般實然相對,進而使一般之實然,由其不合當然而非實,使合當然者,由似非實而成為實。由此可證能生起當然理想之原為實。吾人之思想,若能安住於此能生起理想之實有本源,深信理想必能實現而不移,即名為信心。人有信理想必能實現之信心,為人是否能真正成為一理想主義者之一決定性因素。此一能產生理想,又有使理想化為現實動力之本心本性,實為一能旋乾轉坤之天樞,儒者名之為惻隱、惻怛、肫肫其仁之情,最為親切。吾人由此性情所成之盛德大業,增上其信心,又由此信心,更促成其盛德大業,使性情、信心、德業相輔為用,唐先生即稱之為一學一教之道。



唐先生認為人恆只見當然與實然之相對,合理想者與不合理想者之相對,而不知凡此一切相對,皆在統此一切相對之一大實感中。此一大實感,即善善惡惡之性情,既知善知惡,又好善惡惡,和能為善去惡的本心良知。此一本心本性至誠而不息,乃一足以旋乾轉坤的樞紐,由此可證宇宙性神聖心體之實有,從而可建立一神論。人若遍觀一切不合理想者出於生命之妄執,其本性為虛幻而空,此即佛家所重。依儒者之教,人若真依於內心實感,見一善善惡惡而至善之性命之原,充內形外以成其德業,即步步見有不合理者之自化而空,與至善本原之真實,由窮理盡性而知命知天,即可太極人極同時並立,以開物成務,人文化成,而皇極亦可因而大成。此即唐先生立三極思想之極致。



立三極最重要是立人極。人極立,一面可通於太極,成就皇極。如果從人生命主體疏離出去,人極不立,則太極和皇極皆會異化,反過來成為我們生命主體的負擔與禍害。由立人極而貫通太極與皇極,即使生命主體充實飽滿。西方文化枝繁葉茂,能盡量撐開,卻不免離其根本。中國文化能自本自根,卻不免撐不開去。中西文化倘能各取所彼長,以補己短,使生命主體藉西方文明撐開去,又能藉中華文明使其回歸生命主體,實為天造地設之理想融合。總之,中西文明,合則兩善,離則兩傷,唐先生理想的人文世界,也就是人類文明的終極完成。



* 為了方便閱讀,本文之分題為編者所加。另本文得讀者趙汝明先生協助約稿及部份校對工作,謹此致謝。

[1] 編按:有關引文,可參閱唐君毅先生著《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上冊),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版,頁6。

[2] 編按:有關引文,散見唐君毅先生著《人文精神之重建》,香港:新亞研究所,1974年版,頁53-66。

[3] 編按:有關引文,散見唐君毅先生著《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版,頁329-391。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8 21:31
孟子用孺子將入於井來講述人心那份善的衝動,當下我在想,如果要在天地之間找尋一份性善的證明,我會給一個草藥家的答案:種子在土地裡萌芽生長。此即是仁。

//以下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釐清意義的重要性。前不久,性善性惡問題又引起人們熱議。有人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有人認為是惡的。先看一看孟子和荀子的爭論。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善端」,當我們看見一個小孩即將落井的時候,都會有「怵惕惻隱之心」,都會不假思索地救他一把。荀子則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因為人具有追求物慾的天性,順着這個天性,必定會互相爭奪而導致大亂。

孟子和荀子講的可能都對。人既有孟子所說的那種怵惕惻隱之心,又有荀子所說的那種追求物慾的天性。只不過孟子由前者推出人性是善的,荀子由後者推出人性是惡的。誰更有道理呢?不清楚。因為他們都沒有講清楚「性善」、「性惡」是什麼意思。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3 23:18
今天聽課,想到的是,去執,包括去掉「去執」這種執念。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3 23:19
生活中可以有減法,損之又損,不過有些東西值得留下。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3 23:57
禮其實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國慶有閱兵的儀式,不同國家不同文化有自己的紀念日,在這個日子大家共同回憶重要的事,想起當時的心情。在人的一生,也會有一些特殊的日子需要一些活動與節奏來發揮,比如婚禮裡,有年輕人吵閙的接新娘,有老人給予祝福的機會,有賓客道賀的機會,有大家舉杯的時候,有証婚的簽名一刻,面對值得慶賀的事,大家都能有各自抒發的舞台與時間,以嘉禮親萬民。

有時看到新聞,說鬧新房過頭,失了分寸,結果喜事變憾事,反而各自分散。這也算是禮失去了分寸,發揮自己的想法過頭了,有適當的禮,也是好事,讓人情能恰如其分,適當的遠則有敬,適當的近則有情,而喜在其中。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3 23:58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12-24 00:06 編輯

西人似乎很容易對另一半說我愛你,適當表達情感應該很好,不過說多了,有些情況可能會通貨膨脹,變得隨便了。但對於不懂說的人來說,值得說說。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4 00:00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12-24 00:06 編輯

以前有點輕蔑了「食色性也,人之大欲」,現代人壓力較大,有時適當享受也是調和劑。或者,這本來就是人的一部分。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4 00:02
如果周公活在現代,會怎樣制禮作樂?「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我想,惟仁者,能挑出適合世情,大家都能尊重、認同接受的禮。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4 00:04
以前聽過西方影片,介紹孔子重視禮,大約意思是,因為這數百條禮維持社會的秩序。

我會說是,這數百條禮能協調人情的抒發,使其不致過亢,也不會壓抑,讓大家的心情變得較為舒泰。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4 00:09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12-24 00:11 編輯

董仲舒談禮,談到腰帶的位置要對應天樞。腰帶像是把人一分為二,而一分為二的最好位置,應該就是清濁分判的臍旁天樞穴。這則是談到衣着的實用性。也可以說是在呼應人身的陰陽,與天地相應。算是敬畏天地,法則陰陽的表現。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24 00:10
我不太喜歡現代人戴手錶,因為很多人把手錶戴在內關穴的位置,而且繫的很緊,把內關都勒出印來,對內關穴的經氣流通不好。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1-12-31 00:02
說卦傳:「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

對我來說,這是乾道下貫,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周子說:「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

在我來看,周子彷彿看到了乾道在人心為何物。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7 22:58
禮記.禮運:「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陰,竅於山川。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五行之動,迭相竭也,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為質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

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

以天地為本,故物可舉也;以陰陽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時為柄,故事可勸也;以日星為紀,故事可列也;月以為量,故功有藝也;鬼神以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為質,故事可復也;禮義以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為田,故人以為奧也;四靈以為畜,故飲食有由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7 23:06
易曰:「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陰陽應象大論:「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在天為玄,神在天為風,此仰觀也。

在地為化,神在地為木,此俯地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7 23:10
孔穎達《周易正義》:「天者定體之名,乾者體用之稱。故《說卦》云「乾,健也」。言天之體,以健為用。聖人作《易》本以教人,欲以法天之用,不法天之體,故名乾,不名天也。天以健為用者,運行不息,應化无窮,此天之自然之理,故聖人當法此自然之象而施人事,亦當應物成務,云為不已,終日乾乾,无時懈倦,所以應天象以教人事。於物象言之,則純陽也,天也。於人事言之,則君也,父也。以其居尊,故在諸卦之首,為《易》理之初。」

名乾,不名天者,欲人法天之用也。
若直言天卦,則尚可囿於自然之天。

帛書以乾卦為鍵卦,即是健,言天之用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7 23:13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1-7 23:41 編輯



孔穎達:「此乾卦本以象天,天乃積諸陽氣而成天,故此卦六爻皆陽畫成卦也。」

陰陽應象大論: 「故積陽為天」

其為天也,積陽而成,醫易之本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7 23:27
孔穎達:「但物有萬象,人有萬事,若執一事,不可包萬物之象;若限局一象,不可總萬有之事,故名有隱顯,辭有踳駁,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類取之。」

信雖物有萬象,惟現今世界紛紜至此,則象例不可不定,以立基,以範圍天地。醫象已定,事可起也。
物雖雜,本草綱目與諸本草已廣其要,信其象學可起。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7 23:36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1-7 23:40 編輯

下論震卦之陽氣自內而向外奮擊,即是雷電之成也。
巽卦之陽氣在外周旋不得入內,言風氣也。
羲皇畫卦,欲表其陽氣之變動也。

張子正蒙注:「
        ○陽之德主於遂,陰之德主於閉。

德,謂性情功效;性情者其所自據之德,功效者見德於物也。遂,發生成物;閉,收藏自成。凡發生暘遂,皆陽之為而用夫陰;收斂成形,皆陰之為而保其陽。天地、水火、四時、百物、仁義、禮樂無不然者。

        ○陰性凝聚,陽性發散;

陰聚之,陽必散之,其勢均散。天地之化,人物之生,皆具陰陽二氣。其中陽之性散,陰之性聚,陰抱陽而聚,陽不能安於聚必散,其散也陰亦與之均散而返於太虛。


陽為陰累,則相持為雨而降;陰為陽得,則飄揚為雲而升。
雨雲皆陰也,陰氣迫聚於空虛而陽不得下交,陽為陰累矣。然陽不久困,持于上而使陰不升,陰勢終抑而雨降,陽乃通矣。陰氣緩聚而欲升,與陽不相亢,而相入以相得也,則陽因其緩而受之。以其從容漸散輕清不聚者為陽,雖含陰氣亦陽也;其聚於地中與地為體者為陰,雖含陽氣亦陰也。凡陰陽之名義不一,陰亦有陰陽,陽亦有陰陽,非判然二物,終不相雜之謂。

故雲物班布太虛者,陰為風驅,斂聚而未散者也。
陰氣上升,初尚輕微,無形無象,陽氣欲散之,而驅之太驟,則陰弗能即與相得,而相保以聚,有為雨之勢,故曰斂聚;然多不雨,彌久而後交於陽,故曰未散。前言飄揚而升者,倏起旋滅之雲;此言班布太虛者,彌亙不散之雲也。

凡陰氣凝聚,
凝聚於地上也。地天之際,人物之區,陰陽往來之衝,氣為尤厚。天氣渾淪,入有入無,一也,而入有者以有礙而難散,則氣聚於其間,輪屯紛遝,天氣舒緩以入,地氣得之相挾以聚,因互相凝結,即陽氣亦以聚而成陰矣。陰陽有定性而無定質也,故獨言陰而不言陽。

陽在內者不得出,則奮擊而為雷霆;
內,地中也。陰氣在外錮之,迫而怒發。《震》,二陰錮一陽於內,雷從地出之象。

陽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
外,地上空界也。空而無礙,可恣其游衍周旋。不舍,八風相報也。《巽》,二陽在一陰之上,風行地上之象。其聚有遠近、虛實,故雷風有小大、暴緩。聚,陰聚也。陰之所聚,陽所不得而出入也。遠則風大而緩,近則風小而暴,虛則雷易出而小,實則雷難出而暴。

和而散則為霜雪雨露,
雨雪則陰降入地中而任陽之出入,和而散其聚矣;霜露又其微而緩者。

不和而散則為戾氣曀霾;
陽急欲散而陰之凝結益固,然其勢必不能久聚,激為戾氣曀霾而後散焉。戾氣,雹類。

陰常散緩,受交於陽,則風雨調,寒暑正。
陰之必聚,其性然也。聚之緩而不惜散,則風雨應候,而不怙結以成戾,風雨時,則寒暑有節而正矣。此章言雷風雲雨之化,精極理勢,於篇中尤醇矣。」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7 23:44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1-11 10:25 編輯

張子:「陰常散緩,受交於陽,則風雨調,寒暑正。」

此言病亦尤醇也,夫陰常散緩,則寒濕豈能凝滯?陰受交於陽,則陽施陰化,精津血液隨陽氣運行,病安從來。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13 08:46
今人對四時之體驗,較在美食、假期、風景、衣著?

古代百姓按曆書耕作收成,生活較為純樸,是過去矣。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13 08:47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1-14 15:02 編輯

夏天有冷氣寒風,室內外溫差大,夏天反行冬令,算是陰陽倒亂。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14 15:18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5-6 19:05 編輯

王船山謂:「性情者其所自據之德,功效者見德於物也。」

移之本草而言,今論草藥者,皆以其功效,即見德於治病立功。論草藥自據之象,性情如生長時令,即半夏之當夏而生,夏枯草之當夏而枯,皆可據此以考其德,推其用。

按,亦見德於效。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1-25 23:30
以前總認天性論理,現在覺得變化氣質,乃重中之重。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2-18 22:24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2-20 21:13 編輯

我對周易其中一個看法是,周易將意象統一為八卦,並將這種運用意象感受思考的方法流傳萬世,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體驗,都能和天地、八卦的意象合而為一,相互交通,流行於我們的精神世界。單單用文化符號一詞,並不足以表達這種精神意象的流行與傳承。

之前在講座聽的是道德的內在體驗,而周易談的是八卦的意象。這種意象也和我們生活中的大象,日月山辰相互輝映。
當我們生活在現代都市,少看了山,樹木,少曬了太陽,八卦的意象就從大象漸漸過渡到日常生活上熟悉的事物。

除了周易的大象外,還有五行的意象。五行自洪範而有,而我相信這是建基於一年的四時,透過大家的四季內在體驗,而凝聚成為五行的精神意象。這種意象除了透過五行,亦透過詩人的四時描述,農人的四時耕作收穫,在我們的生命中流行。
而詩、農、這些內在體驗距離現代人越來越遠,現代又有控制氣溫的機器,夏天可以不流汗而留在冷氣房為主,有物流讓不合時令的食物水果能在全年出現,難怪我們對於四時開始感到麻木不仁。
但需要留意的是,這種精神意象不僅僅在精神層面,還存在於現實層面,我們的五臟六腑都稟受着五行裡的一部分,而又互相溝通,形成一個穩定的系統。一年的四季讓植物能完成生長化收藏,新陳代謝,我們身體的系統也維繫着氣化升降、神機運行,讓人能維持他的生命,去演出他的人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2-18 22:48
在聽別人說辯證法。

陰陽是要並存。

彷彿聽到東方和西方是需要並存,儘管中醫有自己大套很有價值的體系,西醫也是應該存在。

在個人立場,其實心底裡還是有點不喜歡西醫,或者不願意花太多精力去學習西醫。我還未謙虛到能完全去擁抱世界的每一部分,或許這是道的層次,也將這種胸懷留給道去處理。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2-20 21:13
  心術指運用心思的方法,或可說思維的原理和功能。〔管子.七法〕中說:「實也、誠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謂之心術。」意思是說:忠實、誠信、敦厚、寬大、以己度人,就是所謂運用心思的原則或法則。管子的定義基本上以「心術」泛指起心動念背後的善良意圖,後世使用「心術」所指的則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見於〔荀子〕書中的〔非相篇〕與〔解蔽篇〕。
  荀子身處戰國末年,時人迷信禨祥,不識大道,占卜看相十分普遍。荀子於是作〔非相〕,希望能掃除迷信。荀子認為觀看人的形狀顏色,以判斷吉凶妖祥是世俗流行的謬說,講理的學者則不屑一顧。需知貌不如心,心不如術,有人面惡心善,也有人笑裡藏刀,〔非相〕中說:「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形不勝心,心不勝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也就是說以人的外貌判斷吉凶善惡,不如根據人的心。以人心判斷,又不如根據人選擇運用心思的方法。需知外貌受心思的支配,心思則受運思方法的支配。運思方法正確,心靈進而順從之,雖然外貌凶惡而心術善良,地無害為君子;反之雖然面貌和善,但心術邪惡,則不免為小人。由此可知,人不可貌相,必知其心術是否端正,才能據以判斷吉凶妖祥。
  此外運用心思時必須小心謹慎,澄清思慮,以免受到障蔽。荀子認為心能思能慮,但是往往蔽於一曲,闇於大理,形成心術的公患,〔解蔽〕中說:「故為蔽: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也就是說人往往持一偏之見,不能觀照全局,造成認識上的蔽塞侷限。(參見「不蔽之福」)蔽塞侷限造成的原因,或為欲求歡喜,或為嫌惡討厭;或只見事物發紉之始,或因只見事物結束之終;或因事物距離太遙遠,或因事物距離太近;或因學識過分駁雜,或因學識過分淺陋;或因崇古,或因尚今。簡言之,只要拘泥於萬物之間的差異,便會造成認識上的侷限,而這也正是運用心思的共同困難。故心術一辭不止於指思維的方法,更是指思宇的闊狹,動機的善惡,以及人品的端正或邪僻。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2-20 21:18
「也就是說以人的外貌判斷吉凶善惡,不如根據人的心。以人心判斷,又不如根據人選擇運用心思的方法。」

這一句很重要,「相形不如論心」,這在提點我們心的重要性。
在中醫短短的診症時間裡,有時需要從臉上讀取對方的脾性,七情是否有鬱結,當下的情緒以那一志為盛,從而協助選方用藥。
臉上確實藏了很多人的信息,但在做人相處上,還是要記住「相形不如論心」。

至於荀子說論心不如擇術,心術是指運用心思的方法,起心動念背後的意圖。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2-22 22:24
心術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心的用法,即是此心如何思考,運思,認識。
探討心體涉及形而上,那心用,或者用心運思,算是形而下的用了。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3-18 10:44
現代西方講科技創新,有其甚者追求宇宙探索之事業,其精神總的向外走而奮進。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5-6 19:03
天元紀大論:「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

在天為五氣,在地成五形,五形在人即是五臟,五臟運志即生喜怒思憂恐。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5-10 00:37
上腫瘤學課,不少惡性腫瘤都是晚期才有症狀,檢查才發現出問題了。

有點像剝卦,個人取「六四,剝牀以膚,凶。」
剝卦為陰消陽,到六四,陰巳過半,其勢己大,小人眾而君子寡,陰氣盛,陽氣衰虛。
床比喻作基石,當初剝床沒有理會,或沒有在意,病尚遠。現在病近入身,內為肉,外為皮膚,可謂入肉。
四爻多懼,發現腫瘤時陰氣己盛,當懼。

《象》曰:剝床以膚,切近災也。
此處的「近」字,乃剝自遠而近,自床而及身。

若說剝卦如何挽救?大概就是自剝之初,在剝落出現的初期便有所警覺,進而糾正過錯,莫以惡小而為之。此處的惡,試就飲食生活習慣上論,就精神性情狀態論。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5-15 18:43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5-15 20:05 編輯

圓教邏輯:佛教的經論傳到中國來,第一個作綜和消化的是天臺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大小乘經論。這種極為艱巨的工作,對
於佛教哲學的通盤研究與深入了解來說,是有根本重要性的,因為,
佛的教說不能一時說盡,而佛說法的場合與對象亦不是每次都一樣,
於是佛有各種方面、各種程度、甚至各種方式的教說;此中自有互相
出入但又互相關聯的地方,因此須有一種客觀、公平的判別與安排。...

  對於佛家各宗來說,般若是共法,因而是無諍法(這一點在後面
將有較詳細的討論)。但僅有般若的無諍,是不能決定大小乘各系統
之不同性格的。要決定大小乘各系統的不同性格,關鍵在「佛性」這
個觀念。

------------

我想,中醫也面對這個問題,各門家法有所不同,所面對的時代,對藥物和人體的理解,其時流行的疾病皆有不同,當中的根葉枝幹,如何相互出入又有著共同的基礎。當中的大同小異,如何綜和消化,各安其位?共性,大抵是陰陽五行,氣血津液,精神。
相互對立者,有傷寒派,有溫病派。即便溫病中,亦有主張治上焦如羽,不可犯中的銀翹散。與屬總綱通用的升降散,原治三焦大熱,後則廣泛,甚至言溫病初起即用下法。
如變法者,金元四大家各顯風采。明清各有傳承反省,當中有不少方藥流傳廣用至今,如逍遙散。
徐靈胎,其書有靈氣,得古風。陳修園言只讀古經,相信其能拾到古經道理。
又有言天氣運氣者,七篇自王冰而出,則唐朝豈無灼見?

「須有一種客觀、公平的判別與安排」,則難事矣。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5-15 18:58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6-16 22:46 編輯

即僅是分太陽傷寒與太陰溫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總該如何?
即傷寒,亦有發於陰,發於陽者,成無己曰:「惡寒發熱者⋯⋯惡寒無熱者」,當藉深思。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5-16 21:31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朱子注曰:道不可離,人自不察。

是句能讓人深思也。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5-22 17:20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孔子說:「追求隱僻的道理,做些詭異怪誕的事來欺世盜名,後世也會有人稱道他,我是不會這樣做的。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去做,走到了半路就停止了,我是不肯中止的。君子依循中庸而行,即使隱遁山林,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這只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索隱行怪,現代也有一些偏僻的學科。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5-22 17:21
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有點像道家賢而不與人知,獨樂於山林。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5-31 23:09
《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1.君子如何治人?比如說教導人?恐怕按著自己的性格來要求人,對方也不會變成自己的模樣,所以要朱子說「其人能改,即止不治」

2. 就與人相處而言,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和價值觀,如何才合乎道?至少自己不願意的,勿施於人。用自己作基本的標準。

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會否僅為消極?其實忠恕二字,恕解推己及人,還有己欲達而達人之意。第二,忠一字,解作盡己。盡己之誠心,已涵有推進自己意思。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6-5 20:40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6-5 20:47 編輯

「知止而後有定」

朱子:「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

知所當止,則志有定向,就像有一個錨,雖然船會走,但有些東西不會偏離。
在比較少年與現在的我,我想在心性上,其中一個分別就是 「知止」,僅僅是「知止」,就讓我在選擇價值上有了基本的判別。

不知道這個止處,即使有小聰明,也離大智大慧有段距離。猶其會被社會潮流,當代人物帶走。(潮流,當代人物不一定不好,但在與止於至善相比,又確有區別)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6-26 18:43
植物也有營衛循行嗎?
作者: 任人    時間: 2022-7-1 11:58
老子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在繁勞嘈吵的世界裡,此句猶如一清涼劑。





歡迎光臨 ThinkingBeing (http://thinkingbei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