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任人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讀醫隨筆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96#
 樓主| 發表於 2023-10-28 12:34:08 | 只看該作者
花瓣五出,果實五棱,皆陽土之數。

《本草經疏》:使君子得土之沖氣,而兼感乎季春之令以生,故其味甘,其氣溫,其性無毒。甘入脾,故入足太陰、陽明。為補脾健胃之要藥。

《本草蒙筌》:因郭使君原用以治小兒,後人竟之曰使君子也。

《本草乘雅》:華瓣五出,實介五棱,中仁軟美,甘潤溫暄,誠脾藏之委任,具脾府之體用者也。故主脾失委任而致五疳,水無承製而作溺濁,胃廢體用而生蟲蠹及瀉痢者,使君子躬行克盡,執揚苦欲,綏柔藏府,因以命名。

《景岳全書》:味甘,氣溫,有小毒,性善殺蟲。治小兒疳積,小便白濁。凡大人小兒有蟲病者,但於每月上旬,侵晨空腹食數枚,或即以殼煎湯嚥下,次日蟲皆死而出也。或云七生七煨食,亦良。或云一歲食一枚。食後忌飲熱茶,犯之即作瀉。凡小兒食此,亦不宜頻而多,大約性滑,多則能傷脾也。李時珍曰:凡殺蟲藥多是苦辛,惟使君子、榧子甘而殺蟲,亦異也。但使君子專殺蛔蟲,榧子專殺寸白蟲耳。

《本草備要》:補脾,殺蟲消積。

甘溫。健脾胃,除虛熱,蟲臟蟲。治五疳便濁,瀉痢瘡癬。為小兒諸病要藥。

此學是名藥象,實乃植物之應天地象數。人亦如是。
一般好像以adaptive advantage 來解釋植物為什麼有某種形狀,因為這會帶來優勢,在環境下更好適應,以存續繁衍。
惟萬物稟受天地之氣而生,皆稟其相應之理與氣。以「天命之謂性」言之,即朱子言「以其流行而付與萬物者謂之命」。以「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言之,朱子言「天地中間有日月星震,山川草木,人物禽獸,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箇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謂格物,便是要就這形而下之器作形而上之道理得!」

天理流行萬物之中,使君子果實形而下之器也,其所稟土之沖和氣,形而上之理,其華瓣五出,介實五棱,五數陽土之顯象,宣告世間它之性情也。此理學之格物是也。

《說文解字注》:「戴先生孟子字義疏證曰: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在物之質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謂之條理。鄭注樂記曰:理者,分也。許叔重曰: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理者,世間之紋理也。

動物植物人物皆有性情,人與動物陽多而躁,性情表現在動作上,而人有喜動喜靜,內向外向,常笑常怒,春夏也,常冷常酷,秋冬,是以四季百出於人也。又有晝居夜居者,晝者近陽,夜者近陰,故夜間生活之人少觸陽光,陰氣較厚。植物陰靜,不知動作,其性情發露在何處?

在所選擇之生長環境,有近水者,有澤瀉荷葉浮萍芡實,皆善水治水之類,有住沙漠者如鎖陽,肉蓯蓉,皆溫陽聚水藏精之類。張元素荷葉裹物,象震卦升清也。小麥心穀,發芽則帶春天生發之氣。檳榔氣味濃濁,療諸瘧瘴癘濕邪,甄權又以宣利五藏六腑壅滯,破堅滿氣,下水腫,治心痛風血積聚。紫蘇氣味辛,去邪毒,辟惡氣,修園謂辛中帶香,香為天地之正氣,香能勝臭,即能解毒,又能勝邪。香之類者何也?有丁香主溫脾胃,又能發諸香。木香,徐靈胎謂香氣通於心,內經云心主臭。凡氣烈之藥皆入心。辛夷芳香清烈,能驅逐邪風頭目之病。又有諸香,時珍謂蘇合香氣竄,能通諸竅臟腑,故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氣。東垣曰:氣之薄者,桂枝也,氣之厚者,桂肉也。氣薄則發泄,桂枝上行而發表,氣厚而發熱,桂肉下行而補腎,此天地親上親下之道。東垣豈不知《易》?

若不能選擇生長地方,總能在自己喜歡的季節開花。
菊花,徐靈胎曰惟菊得天地秋金清肅之氣,而不甚燥烈,故頭目風火之疾尤宜焉。修園謂梅得東方之味,花放於冬,成熟於夏,是稟冬令之水精,而得春生之氣而上達也。主下氣者,生氣上達,則逆氣自下,厥陰症以氣上撞心,心疼熱但下其氣。

夏枯草,丹溪曰夏至即枯者,蓋稟純陽之氣,得陰氣則枯也。按盛陽留結之病,以此陽盛枯滅,使陰氣能潛消之。醫方集解謂二至丸之女貞子冬至日採,豈不欲求冬至日那一陽生之氣?

金銀花也叫忍冬,唯其膝蔓左旋,兩花一蒂,兩瓣一花,效一陽始於二陰下之震象。以此能治寒熱身腫,風濕痺氣,鬼擊癰傷,失承左道,使之順乎天施。得此神轉不迥之機,其唯乘雅老人。

劉完素曰:「是以物各有性,以謂物之性有盡也,制而用之,將使之無盡。物之用有窮,變而通之,將使之無窮。夫惟性無盡,用無窮,故施於品劑,以佐使斯人,其功能亦不可一而足也。」

愚謂,古之上聖大醫格植物之理之救生治病,今何妨清明其植物象數理之道,使植物之性情顯露無遺,一揭其好惡,一揭天理之流行?補植物學之不足?
至於上古之奧秘,還看《神農本草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95#
 樓主| 發表於 2023-10-26 11:37: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10-31 22:28 編輯

有些考古謂內經在西漢成書, 有西漢的時間用字。

余謂不然,內經還是有來自春秋戰國的先王智慧。偶爾因時地變化改一兩個用詞,就因此而忽視當中的道理和智慧嗎?
我一直覺得,有些智慧是只有春秋和戰國最出色的大醫才能寫出來,漢朝寫不出。
用這些理來判教,分別,才有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94#
 樓主| 發表於 2023-10-18 23:22:06 | 只看該作者
唐君毅說過原來西方有像叔本華這樣的惡人哲學家。
其實叔本華有點像少陰、太陰類的賢人,比如少陰的「小貪而賊心,見人有亡,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榮,乃反慍怒。」內經會用賊心、「好傷好害」來形容,不知道他有沒有偷過東西?
以前會覺得這樣不好,現在想,或許像他這樣叛逆,才敢於和當時如日中天的黑格爾開課打對台,才能提出物自身只能靠意志去把握的唯意志論,非理性主義,唯心主義。或許只有這種叛逆的精神,才能一舉掙脫已有而堅固的西方哲學主流論調。
個人覺得與猜測,要在康德強大的理性論下提出用意志去把握物自身,有點像王陽明在理學的籠罩下提出心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93#
 樓主| 發表於 2023-10-16 13:46:13 | 只看該作者
《本經逢原》:「艾性純陽,故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肝、脾、腎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
寒濕亦肅殺也。

「生用則性溫,炒熟則大熱。用以灸火,則透諸經而治百病。蘇頌言其有毒,誤矣。夫用藥以治病,中病則止。若素有虛寒痼冷,婦人濕鬱帶漏之病,以艾和歸、附諸藥治之,夫何不可!艾附丸調經而溫子宮,兼主心腹諸痛,膠艾湯治虛痢,及胎妊產後下血,雷火針同丁香、麝臍熨寒痺攣痛。若老人臍腹畏冷,及寒濕腳氣,以熟艾入布兜之。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有人患風瘙癮疹,不時焮發,以絹裹擦之即消,亦取其辛散開發之力。」通行力強,故又有辛散開發之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92#
 樓主| 發表於 2023-10-16 13:44:54 | 只看該作者
艾灸有瀉法,是艾性純陽,能瀉陰邪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91#
 樓主| 發表於 2023-10-12 23:24:12 | 只看該作者
張氏醫通:「大抵煉氣之道。以陽為寶。純陽為仙。純陰則鬼。此理之最顯者。用藥不可不知。」

修煉追求陽氣,除了氣上的陽氣,更在於內心的光明,心性的通達,曰天理,曰心。
而此點,莫過陽明子答「立志」謂:「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90#
 樓主| 發表於 2023-10-12 23:19:55 | 只看該作者
太陽接少陽而開,將陽氣發展至最隆盛強壯。
太陰接少陰而藏,將陰氣發展至最潛藏靜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89#
 樓主| 發表於 2023-10-12 23:18: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12-3 19:52 編輯

少陰自太陽而來,有將陽氣極盛而降陰氣闔戶向下肅降的能力。
少陽自太陰而來,有將陰氣極盛而升陽氣闢戶向上升起的能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88#
 樓主| 發表於 2023-10-6 09:12:42 | 只看該作者
《金匱真言論》:「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

  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

  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

⋯⋯

  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

  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

  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

  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

  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其一,至陰應天之陰陽否?
其二,背為陽,應平旦至黃昏。腹為陰,應合夜至平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87#
 樓主| 發表於 2023-10-5 09:00:25 | 只看該作者
少陰之人行而似伏,自午至酉,降也。
少陽之人立則好仰,自子至卯,升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5-18 20:50 , Processed in 0.0609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