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任人

讀醫隨筆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1-25 18:08:01 | 顯示全部樓層
王清任為瘀血立了幾條名方,但沒有特別作出方解。不過他自己編寫的方歌,似乎留下了線索。
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甘草殼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勞。

血化下行應該是其中要點,瘀血化了,終需出路,是借魄門、六腑為出路。
雖然血府逐瘀湯治胸中瘀血,故用柴胡走肋,桔梗上胸,惟牛膝枳殼之用,終究讓已化之瘀血自上下行。下到那裡?隨桃仁歸入大腸而瀉出體外。邪有出路。

六腑以通為降,存化物而不藏,俗云排毒,應該有理。古代用下方,除了治食積,通秘,逐水,瀉肺,應該另有用途。吾讀吳鞠通治癲狂:「六脈弦長有勁,病在臟,治在腑,但無去路,亦必瀉小腸」,則古代對出路之理解豐於今。

至於少腹逐瘀湯,瘀血隨月經而去,則子宮屬奇恒之腑,已有每月開闔去路,不必另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2-16 19:20:06 | 顯示全部樓層
溫病條辨: 細按溫病死狀百端,大綱不越五條。......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陽明太實,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鬱發黃,黃極則諸竅為閉,穢濁塞竅者死。

脾鬱發黃,黃極穢濁塞竅,則黃疸者尚有穢濁塞竅的問題,合今而言,此濁本自膽出腸腑,隨大便去,今不能自膽管而出,反溢於身,上至眼竅。
而膽管之鬱,亦歸脾鬱一類。(肝亦當相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2-16 19:30: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2-16 19:33 編輯

[tr][/tr]
十三、太陰病得之二、三日,舌微黃,寸脈盛,心煩懊 ,起臥不安,欲嘔不得嘔,無中焦證,梔子豉湯主之。
[tr][/tr]
溫病二、三日,或已汗,或未汗,舌微黃,邪已不全在肺中矣。寸脈盛,心煩懊 ,起臥不安,欲嘔不得,邪在上焦膈中也。在上者因而越之,故湧之以梔子,開之以香豉。


溫病二三日,邪已不全在肺中矣。此句與傷寒並看,傷寒二三日,需留意邪是否已入少陽,溫病亦有傳變可能,此句則若不傳至中焦(無中焦證),便是已到上焦膈中,尚可因而越之。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2-18 22:33:12 | 顯示全部樓層
四聖心源:「氣統於肺,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氣之所宣佈也,其在臟腑則曰氣,而在經絡則為衛。血統於肝,凡臟腑經絡之血,皆肝血流注也,其在臟腑則曰血,而在經絡則為營。營衛者,經絡之氣血」。

血在臟腑則曰血,在經絡則為營。
黃元御這說法很點睛。

但有人以此非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說,總覺又不見葉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3-22 13: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3-22 13:10 編輯

吳昆的醫方考感冒門寫得不錯,當中言感冒為六氣襲人之輕,指出令人頭痛發熱,無六經證可求,而所怠由鼻而入,實於上部,不在六經,明感冒也。
香蘇散,芎蘇散,十神散,參蘇飲,自疏邪利氣至和裡之法皆備,又有虛者加人參茯苓,皆古法示人以易。參蘇飲去枳殼,妊娠可用,亦明虛實之兼顧。

感冒門第三敘曰:六氣襲人,深者為中,次者為傷,輕者為感冒,今世人之論也,古昔明醫未嘗析此。昆也生乎今之世,則亦趨時人之論矣,故考五方以治感冒。
香蘇散
紫蘇 香附(醋製,各二兩) 陳皮(去白,一兩) 甘草(半兩)
四時感冒風邪,頭痛發熱者,此方主之。
南方風氣柔弱,傷於風寒,俗稱感冒。感冒者,受邪膚淺之名也。《內經》曰卑下之地,春氣常存,故東南卑下之區,感風之證居多。所以令人頭痛、發熱,而無六經之證可求者,所感人也由鼻而入,實於上部,不在六經,故令頭痛、發熱而已。是方也,紫蘇、香附、陳皮之辛芬,所以疏邪而正氣;甘草之甘平,所以和中而輔正爾。

芎蘇散
川芎(七合) 半夏(六錢,制) 柴胡(去蘆) 茯苓(各五錢) 紫蘇葉 乾葛(各三錢五分) 陳皮(去白) 枳殼(去穰) 桔梗 甘草(各三錢)
外有頭痛、發熱、惡寒,內有咳嗽、吐痰、氣洶者,此方主之。
川芎、蘇葉、乾葛、柴胡,解表藥也,表解則頭痛、發熱、惡寒自愈;桔梗、半夏、陳皮、枳殼、茯苓、甘草,和里藥也,里和則咳嗽、吐痰、氣洶自除。

十神湯
川芎 甘草 麻黃 乾葛 赤芍藥 升麻 白芷 陳皮 香附 紫蘇(等分)
此治外感風寒之套劑也。
古人治風寒,必分六經見證用藥,然亦有隻是發熱、頭痛、惡寒、鼻塞,而六經之證不甚顯者,故亦總以疏表利氣之藥主之而已。是方也,川芎、麻黃、乾葛、升麻、白芷、紫蘇、香附、陳皮,皆辛香利氣之品,故可以解感冒氣塞之證。乃赤芍者,所以和陰氣於發汗之中。而甘草者,所以和陽氣於疏利之隊也。

參蘇飲
人參(去蘆) 紫蘇 半夏(制) 陳皮(去白) 茯苓(去皮) 木香 枳殼(炒) 乾葛 前胡(去蘆) 桔梗 甘草(各五錢)
勞倦感冒,妊娠感冒,並宜此方主之。
感冒宜解表,故用紫蘇、乾葛、前胡;勞倦、妊娠宜補里,故用人參、茯苓、甘草。乃木香、半夏、枳殼、桔梗、陳皮,所以和利表裡之氣,氣和則神和,神和則無病矣。

藿香正氣散
大腹皮(淨洗) 白芷 茯苓(去皮) 蘇莖葉 藿香(各三兩) 白朮(炒) 陳皮(去白) 厚朴(薑湯炒) 桔梗 半夏(各二兩) 炙甘草(一兩)
凡受四時不正之氣,憎寒壯熱者,此方主之。
風寒客於皮毛,理宜解表,四時不正之氣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裡,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氣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蘇、藿香、陳皮、腹皮、厚朴、桔梗,皆氣勝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氣;白朮、茯苓、半夏、甘草,則甘平之品耳,所以培養中氣,而樹中營之幟者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3-22 13:24:37 | 顯示全部樓層
一胎生,一胎死,欲去死胎而存生胎,此方以類聚之方。


《千金》神造湯
蟹爪(一升) 阿膠(三兩) 甘草(二兩)
婦人脈陰陽俱盛,名曰雙軀,若少陰微緊者,血即凝濁,經養不周,胎卻偏夭,其一獨死,其一獨生,不去其死,害母失胎,宜此方主之。蟹爪能破胞而墮胎,以其稟鋒利之質故耳,非妊娠所宜也。是方也,蓋用蟹爪攻其死,阿膠安其生,甘草平其毒也。或問蟹爪之毒手,保其不傷彼生者乎?余曰:無死者則傷生,有死者則毒以類從,惟攻其死,不犯其生。此《大易》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水流濕,火就燥之義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3-22 13:25:48 | 顯示全部樓層
所著眼者此句,即豬腎能補子宮:而豬腎者,取其以類相從,能補系胞之區也。


豬腎湯
豬腎(一具) 白糯米(三合) 淡豉(五合) 蔥白(一升) 人參 當歸(各二兩)
產後蓐勞者,此方主之。
蓐,產中之名也。產中虛羸喘乏,乍寒乍熱,病如瘧狀,名曰蓐勞。此是虛乏氣血不相順接,虛故乍寒,壅故乍熱,寒熱無時休息,症狀似瘧,實非瘧也。治宜大補氣血,使其氣血順接,則病愈矣。故用人參補氣,當歸補血,糯米益胃,蔥、豉醒脾。而豬腎者,取其以類相從,能補系胞之區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3-22 13:30:16 | 顯示全部樓層
是兩條種子之方,有內經之旨,其一: 欲藏精於腎者,必調五臟,五臟盛而精生矣。
其二:長春廣嗣丹之補肺者三,養心者四,養脾者二,補肝腎者九,利灼陰者二,平五臟火二,澀固者一,利六腑者一,散濕痹者一。則補五藏而總的在肝腎,補精多陰味,故有佐使之利陰,又需固精,並有兼顧腑瀉,以成五臟之盛。又有散濕痹,則所補者不免流注經絡。

長春廣嗣丹
人參(去蘆) 天門冬(去心) 當歸(酒洗) 澤瀉(去毛) 山茱萸(去核) 石菖蒲(炒) 赤石脂 五味子(去梗) 覆盆子(去萼) 白茯苓 車前子 廣木香 柏子仁(各一兩) 山藥(薑汁炒) 川巴戟(去心) 川椒(去目與梗及閉口者,炒出汗) 川牛膝(去蘆,酒洗) 生地黃 熟地黃 地骨皮(去木與土) 杜仲(各二兩) 遠志(去蘆,甘草湯泡,去心) 肉蓯蓉(酒洗,去心膜,曬乾) 枸杞子(各三兩) 菟絲子(酒洗,去土,仍用酒蒸,搗餅曬乾,四兩)
上藥廿五味,煉蜜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三。
男婦艱嗣者,此方主之。
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然後成形孕育,故求嗣者,宜實其精。世人益精,專於補腎,此求其末也。經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寫。如斯言之,則腎主藏精耳,而生精之原,固本於五臟六腑也。是方也,人參、天門冬、五味子,用之補肺。石菖蒲,柏子仁、當歸、遠志,用之養心;白茯苓、懷山藥,用之養脾。山茱萸、熟地黃、覆盆、杜仲、牛膝、巴戟、蓯蓉、枸杞、菟絲,用之補肝腎,所以然者,肝腎同一治也。乃車前、澤瀉,利其灼陰之邪。生地、骨皮,平其五臟之火。石脂之澀,所以固精。木香之竄,所以利六腑。川椒之辛,所以散濕痹也。此則兼五臟六腑而調之,五臟之精實,六腑之氣和,夫然後可以媾精而宜子矣!非得《內經》之旨者,不能識此。

延齡育子方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川巴戟(去心)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川牛膝 生地黃 熟地黃 肉蓯蓉(去心) 枸杞子 菟絲子(去心) 蓮鬚 白茯神 山藥(薑汁炒) 山茱萸(去核) 沙苑疾藜(炒) 柏子仁 鹿角膠 鹿角霜(各五兩) 酸棗仁 遠志 五味子 石斛(各二兩)
上藥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早晨鹽湯吞下百丸。
此亦廣嗣之方也。
男女媾精,乃能有孕。然精得五臟之所生,而藏之腎者也,故欲藏精於腎者,必調五臟,五臟盛而精生矣。是方也,人參、五味、天麥門冬,補肺藥也。茯神、遠志、柏仁、棗仁、生地,補心藥也。白朮、茯苓、山藥、石斛,補脾胃也。熟地、枸杞、菟絲、巴戟、牛膝、茱萸、蓯蓉、沙苑蒺藜,補肝腎也。鹿角膠,氣血之屬,用之所以生精,角霜、蓮鬚,收澀之品,用之所以固脫。如是則五臟皆有養而精日生,乃能交媾而宜子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3-22 13:43:00 | 顯示全部樓層
諸病源候論 時氣候:時行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

古有皮,膚,肌之分,此表之細者。
自皮至胸,入胃,此言邪氣之走向。所言胸者,今指肺乎?或是邪氣當真有擾胸陽之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19

帖子

440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09
 樓主| 發表於 2022-5-10 00:09: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5-10 00:13 編輯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上課有一位講者提到這句,很不認同解作「陽氣之精」,及此「陽氣之精能養神」。

王冰注云:「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
景岳注云:「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筋之运动便利,阳气之柔和也。」
二注可謂代表流行的解法。

個人突發奇想,想起陳摶無極圖裡的煉氣化神。如此則陽氣與神確有關係,而精一字更為其妙,余目前較傾向王冰注,而陽氣是可以提煉的,石經火煉成丹,氣煉何不可有其精微(以何煉此氣,此亦一題)。當然內經時期雖有練氣之人,但未有無極圖一說,道理似乎相通。
另外,陽氣旺盛者,神氣亦足,想必陽氣也有養神一面。精氣神,神御氣,但氣與神間似乎還有更多內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3-28 18:50 , Processed in 0.0606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