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任人

讀國史大綱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3:25:22 | 顯示全部樓層
「龜山、延平相傳有「於靜中看喜怒哀樂未發氣象」,程門見人靜坐,便謂是好學。象山實近此路。」

沒想過儒家是如此看靜坐涵養的功夫。

「而朱子討論講說不倦,轉異二程之高簡矣。」

或許各人之喜樂處稍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3:32:25 | 顯示全部樓層
後來又有「篤實易簡」一途,明儒吳康齋在鄉下躬耕食力,與諸生並耕說學,歸則解犂,飯糲蔬豆共食。陳白沙自廣來學,早上天亮,吳先生在簸穀,白沙未起,先生大聲曰:「秀才若為嬾惰,即他日何從到伊川門下!」

一日刈禾(割禾),鐮刀傷到手指,負痛曰:「何可為物所勝!」竟割草如初。

又嘗嘆箋注之繁,無益有害,故不輕著述。

錢按:在如此生活環境中,講學者無有不討厭箋注支離而走上實際經驗之一途,即所謂的篤實易簡者是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3:37:3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2-3 14:55 編輯

茲將宋、明學者講學變遷,列一簡表如次:
一、私人寺廟讀書。如範仲淹、胡瑗等。
二、書院。此系私人學塾性質,如孫復泰山書院、周行己浮沚書院等。
三、州學。此系由私人設教漸變為地方政府之公立學校性質,如應天書院等是。
四、太學。此由地方學規制上推至國學,如胡瑗之主教太學是。
以上自私人書院至太學為一線,屬學校之進展。惟政治不上軌道,此線之進展即告終止。
五、私人講學之第一期:如二程。私人講學為學校之變相,與前一系統不同。
六、私人講學之第二期:如朱、陸。兩期之不同處,主要在同時所集門徒之多少,而影響及於其他。
七、私人講學之第三期:如陽明弟子之講會。此期講學與前期不同處,在完全脫離學校氣味,變成純粹之社會公開講演與集會研究性質。
以上私人講學之三期為另一線,屬學會之進展。因社會學風,逐步擴大,逐步普遍,而此線之進展,亦逐步膨脹。
要之宋、明兩朝六百年的政府,除宋慶歷、熙寧一段,及明洪武、永樂一段外。並不能主持教育,領導學術;而社會上則學術空氣繼長增高,教育之要求亦與日俱進。
宋、明儒講學,實從此環境中產生。


港今觀之,儒學應屬私人講學,公開講演,集會研究,也有書院。但並不能主持教育,領導學術,只能在野默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5:09:17 | 顯示全部樓層
以此段括宋儒所在環境,思想根源,行動目的。

要之宋、明兩朝六百年的政府,除宋慶歷、熙寧一段,及明洪武、永樂一段外。並不能主持教育,領導學術;而社會上則學術空氣繼長增高,教育之要求亦與日俱進。
宋、明儒講學,實從此環境中產生。
與宋、明儒較近者,惟先秦諸子。惟先秦諸子,大率先受政府國君。或貴族卿大夫、諸公子。之豢養,而附隨沾潤及其門人子弟。此為當時社會情勢所限。宋、明講學,則純系社會平民學者間之自由結合。縱系身居官位,或大或小,如二程、朱、陸、陽明,皆以在職之身連帶講學。然其講學則純系私人交際,與政府或政治全不相干也。故先秦儒比較傾向於上行性,即政治活動;而宋、明儒則比較傾向於下行性,即社會活動。兩漢儒生除太學、郡縣學校外,亦多私門授徒,有一師擁數十、數百生徒者;然所講限於五經,以訓詁考據闡述經義為主,與先秦、宋、明講學以各人之思想學術為主者大不同。
他們熱心講學的目的,固在開發民智,陶育人才。而其最終目的,則仍在改進政治,創造理想的世界。開發民智、陶育人才為第一步,改進政治為第二步,創造理想為第三步。

宋、明儒理論上的世界,是「萬物與我一體」。張橫渠之西銘為其代表作,此即上古先秦相傳之一種全體觀念也。
所由認取此萬物一體者,在我謂之「性」,或稱「仁」。在外謂之「理」。或稱「天」。
程明道之識仁篇,程伊川、朱晦庵之「致知格物」、「居敬窮理」之口號,即由此生。
認識此理後應有之活動或工作,則為大學一書所包括。即「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之三綱領,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八條目是也。
其理想境界,則如朱子所雲:「當世之人無不學。其學焉者無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而各俛焉以盡其力。此古昔盛時所以治隆於上,俗美於下,而非後世之所能及。」朱子大學章句序。所謂「古昔」,即他們之理想境界也。此後王陽明拔本塞源之論,更暢發此意,見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末一節。他們可說是一種「秀才教」。可說是範仲淹諸人以來流行於一輩自負以天下為己任的秀才們中間的宗教。
凡內在有一種相互共同的信仰,向外有一種綿歷不斷的教育,而又有一種極誠摯、極懇切之精神,自發自動以從事於此者,自廣義言之,皆可目之為宗教。宋、明儒的秀才教,大體以大群全體為歸宿,可謂一種「新儒教」。即先秦儒家思想之復活與翻新。彼輩與先秦儒不同者,以「理」字代替了先秦儒的所謂「天」。而先秦儒講仁義,似嫌偏於人事,道家遂起犄(jī)其後,陰陽家則還取道家之自然觀,以補儒學之不足,遂以陰陽五行求天道,而頗涉於怪迂。宋儒以「理」字釋「天」,亦頗採酌道家、陰陽家之長,以彌縫先秦儒在此方面之缺陷。又為先秦儒所言心性補充了許多存養的工夫。孔子言仁孝忠恕,皆心性也。孟、荀屢言心性,並注意及於心性之存養,然尚不如宋儒之深切著明。宋儒於此方面,提出「敬」、「靜」等字,頗採酌道家、佛家之長。
在畸輕畸重之間,遂有程朱「性即理」與陸王「心即理」之分別。亦即在畸輕畸重之間,而有晚明顧亭林、王船山、顏習齋諸人之糾駁。若以和尚、道士方外之學目宋、明儒,則猶未能通觀宋、明儒之大體也。論宋、明學淵源,當著眼範仲淹、胡瑗,則得其真相矣。
他們對自身同有一種嚴肅的態度,來遵行他們一種純潔高尚而肫摯的信仰。對他人則同時有一種開明的理性來傳播他們的信仰,而形成一種合理的教育。
不幸當時社會智識界之擴大,比他們那一種宗教或教育。之進展還要快得多。即是有機會讀書以及有資格做官的人,比肯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數量上超過甚遠。因此他們對於時代徒抱理想,而無法實現。他們對政治常是悲觀,或持反對的態度。結果政府為一輩官僚所盤踞。亦常敵視他們,屢興黨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5:23:01 | 顯示全部樓層
宋、明以下之社會,與隋、唐以前不同。世族門第消滅,社會間日趨於平等,而散漫無組織。社會一切公共事業,均須有主持領導之人。
若讀書人不管社會事,專務應科舉、做官、謀身家富貴,則政治社會事業,勢必日趨腐敗。其所以猶能支撐造成小康之局者,正惟賴此輩講學之人來做一個中堅。宋、明理學精神乃是由士人集團,上面影響政治,下面注意農村社會,而成為自宋以下一千年來中國歷史一種安定與指導之力量。晚清以來,西化東漸,自然科學之發展,新的工商業與新的都市突飛猛進,亟待有再度興起的新的士階層之領導與主持,此則為開出此下中國新曆史的主要契機所在。

------

此段可覽小康之局由來,與中堅之重要,謂政治社會事業新陳代謝,升清降濁之一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5:23:35 | 顯示全部樓層
在主持社會事業中,朱子有社倉一事。此始於西漢「常平倉」,穀賤增價而糴,穀貴減價而糶。穀貴則倉減價出米,穀賤則倉增價入米。朱子推社倉,使其自州縣而置於鄉村,近民之急。一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5:55:55 | 顯示全部樓層
明末軍備漸衰,熊廷弼談遼東軍時言及,募兵出問題,有朝投此營,暮投彼營,則月糧相出,點名有人,派役卻人數忽去其半。又有無事拿錢,聞警示則逃去其半。即有擾兵,也是弱軍羸馬,朽甲鈍戈。騎兵之事亦不善,馬匹本身既多瘦損,又有軍士殺馬才充當步兵,以免出戰。畢竟騎兵機動性強,出動遇禍的機率也較高。

論崇煥之死,本來是增援都城,結果都人忽遭兵禍,怨氣四起,竟謗崇煥縱容敵軍。又有滿洲反間計,傳聞與崇煥有密約,縱放聽聞此事的宦官回到都城,結果明思宗囚之。

在崇煥在囚之期,滿桂拜為武經略,皇太極來犯,本欲守城,謂援寡未可戰,最後卻受壓力,不得不揮涕帶五千兵出城一戰,俱沒於安定門外。軍人之慘,亦不過此。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將勇,忠魂依舊守遼東。」——袁崇煥刑前遺言

以此慘烈視之,則今人之生活確猶幸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6:08:56 | 顯示全部樓層
清自努爾哈赤至皇太極,以一小部落兩代近三十年,遽得入關破北京,蓋有數因:
一、明萬曆中年以下,政治極端腐敗。
二、其先以承平日久,武備廢弛,又復輕敵。
三、其後如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等,皆以一人支持邊事有餘,乃明廷或誅或罷,既不顧惜,又無定策。明廷相傳家法,對誅戮臣僚,曾不重視。又信用宦寺,宜其自壞乾城。又崇禎朝十七年中,閣臣至四、五十易,而猶自雲:「朕非亡國之君。」蓋徒知責下,不知反躬。明諸帝一脈相傳如此。
四、因盈廷紛議誤事。
泰昌元年,熊廷弼見黜上疏:「今朝堂議論,全不知兵。冬、春之際,敵以冰雪稍緩,哄然言師老財匱,馬上促戰。及軍敗,始愀(qiǎo)然不敢復言。比臣收拾甫定,而愀然者又復哄然責戰矣。疆場事當聽疆場吏自為之,何用拾帖括語,徒亂人意,一不從,輒怫(fú)然怒哉。」
天啓二年與王化貞爭事上疏:「臣以東西南北所欲殺之人,適遘(gòu)事機難處之會。諸臣能為封疆容則容之,不能為門戶容則去之;何必內借閣臣、外借撫道以相困?」又云:「經、撫不和,恃有言官。言官交攻,恃有樞部。樞部佐鬥,恃有閣臣。今無望矣。」
崇禎元年袁入對,言:「以臣之力,守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又言:「恢復之計,不外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馭邊臣但當論成敗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為怨實多,為邊臣甚難。中有所危,不得不告。」又其時對流寇常以議撫誤兵機,對滿洲又因格於廷議,不得言和,遂致亡國。若先和滿,一意剿賊,尚可救。
五、漢奸之外附。
孔、耿之去,已挾軍隊俱降。洪承疇、吳三桂部下,皆御外之精卒,掃數十萬人外附,吳三桂寧遠兵號五十萬。中國何以復守?甚後如劉良佐、高傑等軍隊,陸續降者尚數十、百萬人。
六、流寇之內潰。臟腑既爛,四肢何用?
------------

當中熊廷弼之疏見議論亂軍政之事,確為「疆場事當聽疆場吏自為之,何用拾帖括語,徒亂人意,一不從,輒怫然怒哉。」所述意見不獲接納,即怫然憤怒,又誠為小人之為。

袁崇煥言:「以臣之力,守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又見戰事在前,廷事在後,苟眾口不調,則掣肘與意見紛飛,足以拖後足,何以發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6: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廷又划山海關以外稱東三省,其政制不與內地同。
按:遼河東、西岸,其地久為中國之一部分。如燕太子丹之逃秦,衛滿之獨立,以至三國時公孫度之稱帝,其合則為中國之郡縣,其分亦中國人之事業。滿洲起於吉林長白山外,遼河兩岸皆逐步取之於明。及入關以後,惟恐中國不能久踞,故特以關外為其禁地,備作退步。稱奉、吉、黑為東三省,悉以將軍、都統治之,不許漢人出關。往來過山海關,必憑文票。奉天地方,非貿易營運人不准前往;准往者,仍不得冒濫入籍。吉林則不准再有流民踵至私墾。
不惟吉、黑兩省不能開發,而遼寧一省因與中國隔絕,其地文化亦有退無進。
⋯⋯
中國近代東北文化之落後,實由清人以私意閉塞之也。

----------

清廷入關,有文字獄,高壓政策,不許士人言論、結社、出版等事。見又有東三省閉塞之事,小記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8:42:41 | 顯示全部樓層
民族文化正統的承續者,操在讀書人的手裡。而讀書人所以能盡此職責,則因其有政治上的出路,科舉仕宦。使他們的經濟生活,足以維持在某種水平線之上。中國社會自漢以下,宗教勢力始終有限制,亦為此故。
若使讀書人反對科舉,拒絕仕宦,與上層政權公開不合作,則失卻其經濟憑藉,非躬耕為農,即入市經商,而從此他們亦再不能盡其負荷民族傳統文化之職責。魏、晉、南北朝之士大夫,其門第家業皆可退守,又寺廟亦可藏身。宋、明以來,士大夫不能有退守之基業,而寺廟亦再不佔社會上文化之重要性。
所以一個士人,要想負荷民族傳統文化之職責,只有出身仕宦。即專以教授為生,而來學者之出路,仍以仕宦為終極,否則此教授一業即無生源。明末遺民,雖則抱有極強烈的民族觀念,到底除卻他們自身以外,他們的親戚朋友以至他們的子孫,依然只能應舉做官,這樣便走上與異族政權的妥協。亦惟有如此,他們還可負荷他們最重視的民族文化。

-------

清初較為注意的,是民族文化正統如何承傳,若拒絕與政權合作,經濟收入便驅使他們入巿經商,或退身於寺廟,另外尚有行醫、務農、隱居、處館(在私塾中教書)、游幕(作幕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3-29 20:12 , Processed in 0.0604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