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任人

讀國史大綱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2 18:50:34 | 顯示全部樓層
  二、政治之腐敗,河工之黑暗,政府常化最多的財力,而收最少的功程。 最要者還是北方整個水利網之破壞。

  徐貞明潞水客譚:“昔禹播九河入海,而溝洫尤其盡力。周定王后,溝洫漸廢,而河患遂日甚。河自關中入中原,涇、渭、漆、沮、汾、凁、伊、洛、瀍、澗及丹、泌諸川,數千里之水,當夏、 秋霖潦之時,無一溝一澮可以停注。於是曠野橫流,盡入諸川。諸川又會入於倆流,則河流安得不盛?其勢既盛,則性愈悍急而難治。今誠自沿河諸郡邑,訪求古人故渠廢堰,師其意,不泥其跡,疏為溝滄,引納支流,使霖潦不致氾濫于諸川,則並河居民得資水成田,而河流亦殺,河患可弭。”

  周用亦曰:“以數千里之黃河,挾五、六月之霖潦,建瓴而下,乃僅以河南蘭陽以南之渦河,與徐州、沛縣百數裡之間,拘而委之於惟,其不至於橫流潢決昔,實徼萬一之幸。夫今之黃河,古之黃河也。其自陝西西寧至山西河津所謂積石、龍門,合涇、渭、汭、漆、沮、汾、沁及伊、洛、瀍、澗諸名川之水,輿納每歲五、六月之霖潦,古與今無少異。然黃河所以有徙決之變者,特以未入於海,霖潦無所容也。溝洫之用以備寧潦者,容水而已。故溝洫與海,其為容水一也。天下有溝洫,天下皆容水之地,黃河何所不容?天下皆修溝洫,天下皆治水之人,黃河何所不治?水無不治,則荒田何所不墾?一舉而興天下之大利,平天下之大患矣。”

  明副書亦雲:“河能為災,亦能為利。故不知河之利者,則不能抑河之害。禹平水土,亦盡力溝洫。東南無不耕之土,分畦列畛,畝自為澮,頃共為渠,疏而成川,窪而成淵。漏者坊,塞者浚。四野溝洫,皆治水之處。三時耕斂,皆治水之日。家家自力本業,皆治水之人。沿江圩田,重重連堤,即有沖決,詎至為損?故能束橫流而注之海,而利九害”。

  西北多荒土,種亦黍麥,水不為利,遂反為害。稍暘則傾瀉無所停,淫雨則肆溢無所約。寧夏沿河套地,最號沃壤,神何獨庇此一方?”又謂:“西北不可以稻,則三代之盛都于雍、冀,曷嘗仰給東南?夫天人互勝,利害旋轉,墾田受一分之利,即治河減一分之患。使方千里之水,各有所用,而不至助河為虐,此十全之利也。使方千里之民,各因其利而不煩官府之鳩,此執要之理也。土著之民,各識其水性,因以順為功,其與不習之吏,驟而嘗試,逆施而倒行者,又相萬也。”今按:明代以來治河理論,皆主潘季馴“河不分流,高築堤岸,束水刷沙”之說。然潘說特主河之下游,為救一時之潰決而言。若就北方全水 量而為治本之計,莫逾於上述之三家矣。

  即據關中水利言之,唐已不如漢,而唐後又更不如唐。

  漢書:“鄭渠成,溉為鹵之地四萬餘頃,關中始為沃野。”其後又有輔渠、白渠、龍首渠之役。後漢都洛,諸渠漸廢。杜佑雲:“秦漢時鄭渠溉田四萬余頃,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唐永徽中,所溉惟萬許頃。洎大曆初又減至六千頃。”蓋因“沃衍之地,占為權豪觀游林苑,水利分于池榭碾磑。”【此張方平語。唐書屢有議毀碾磑,保水田之利之記載。】宋人以鄭渠久廢,惟修白渠,溉涇陽、富平等六縣田三千六百頃。熙甯中,更穿豐利渠,溉田二萬五千餘頃。元至正初,以新渠堰壞,複治舊渠口,溉田四萬五千頃。其數乃不減於漢,然未幾即廢。【黃河水患,一因於河訊時期水量之突然盛漲,一由於水中挾帶泥沙量太多。然此二者,主要並不全在黃河之上源,而多為晉、陝、豫諸省之支流所促成。代表中國漢,唐全盛時長安、洛陽兩都會之沒落,其附近四圍一般經濟狀況之衰頹,與夫農田水利之失修,又是促成上述兩因之大原因也。】

  其它各地,大率皆然。

  日知錄謂:“歐陽永叔作唐書地理志,凡一渠之開,一堰之立,無不記其縣之下,實兼河渠一志,可謂詳而有體。然志之所書,大抵在天寶前者居什之七,至河朔用兵之後,則催科為急,農功水道,有不暇講求者。”

  觀明人所說河南、山東困于水旱的情形,可見一斑。

  周用理河事宜疏:“臣竊見河南府、州、縣密邇黃河地方,歷年親被沖決之患,民間田地決裂破壞,不成隴畝。耕者不得種,種者不得收。中土之民,困於河患,實不聊生。至於運河以東,山東濟南、東昌、兗州三府,雖有汶、沂、洸、泗等河,然與民間田地,支節脈絡,不相貫通。每年泰山、徂徠諸山水發之時,漫為巨浸,漂沒廬舍,耕種失業,亦與河南河患相同。或不幸值旱暵,又無自來修繕陂塘渠堰,蓄水以待雨澤,遂至濟、魯之間,一望赤地。于時蝗蝻四起,草穀俱盡。東西南北,橫亙千里。天災流行,往往有之。”今按:河南、山東在漢、唐時,正猶如江浙之在元、明。所謂“歲漕關東粟數百萬石”者,大部即在此兩省。將明人記載一對比,可見中國南北社會經濟文化轉移之劇烈,而其原因則多半在人事,不必遠推至氣候雨量或人種血統等種種渺茫之臆測也。

  而運河的開浚,其目的既專在通漕,對於北方原來水利,亦有損無益。

  隋煬汴渠,溝通河、淮,說者已謂利害不相掩。

  宋丁謂談錄謂:“汴渠派分洪河,自唐迄今,皆以為莫大之利。然跡其事實,抑有深害。凡梁、宋之地,畎澮之利,湊流此渠,以成其大。至隋煬帝將幸江都,遂析黃河之流,築左右堤三百餘裡。舊所湊水,悉為橫截,散漫無所。故宋、亳之地,遂成沮洳卑濕。且昔之安流,今乃湍悍。昔之漕運,冬、夏無阻,今則春開秋閉,歲中漕運,止得半載。矧(shěn)每歲霖澍(shù),決溢為患。自斯觀之,其利安在?”按:東漢王景治河,正使河、汴分流。河東流入海,汴東南入泗。煬帝溝通江、淮、河、汴,雖有南北水運聯貫之利,然如丁說,亦複不掩其害矣。

  至元、明會通河,直貫南北,更逆自然之地形。

  邱浚大學衍義補雲:“運河由江入邗溝,由邗溝亂淮而渡上清口,經徐、呂二洪,沂、沁、泗水,至濟寧。濟甯居運道之中,所謂天井閘者,即元史所謂會源閘也。泗、【出泗水縣。】沂、【出曲阜縣。】洸、【出陽寧縣。】汶【源有三:二出萊蕪縣,一出泰山南。】諸水畢會於此,而分流於南北。北至安民山入於新河,地降九十尺,為閘十有七而達於漳、禦。南至沽頭,地降百十有六尺,為閘二十有一而達於河、淮。此蓋居兩京之間,南 北分中之處。迤南接濟之水,有自武陟來之泌,有自琅琊來之沂。迤北接濟之水,有自金龍口之河,有分滹沱河之水。通論諸閘,天井居其中,臨清總其會,居高臨下,水勢泄易而涸速。凡三千七百里之漕路,此其要害也。”

  築壩堰,建堤閘,歲糜巨帑,而鑿者不勝淤,築者不勝潰。堤密于田畔,地破於壞瓜。人力已盡,水患方烈。【皆明人語。】因運河而牽連損害及於旁近之水系。【山東濱海,水勢自宜東注,而元代為以濟通,盡逆之向西。清季沈葆楨謂:“舍運道而言水利易,兼運道而籌水利難。民田於運道勢不兩立。兼旬不雨,民砍啟涵洞,官必閉以養船。運河水溢,官又開閘壩以保堤。堤下民田,立成巨浸。】大其甚者,為顧全運河水量,而強抑黃水南行,與淮合流。不惟河患頻仍,即淮水亦成大害。

  大河自北宋時合泗入灘,淮下游為河所奪者七百七十餘年。淮本無病,此七百七十年中河病而淮亦病。又按:日知錄雲,“宋史宦者傳“梁山濼,古巨野澤,綿亙數百里,濟、鄆數州,賴其蒲魚之利。”金史食貨志:“黃河已移故道,梁山濼水退,地甚廣,遣使安置屯田。”自此以後,巨野、壽張諸邑,古時瀦水之地,無尺寸不耕,而忘其昔日之為川浸矣。”按:北方諸湖澤,因黃水倒灌,淤填平滿者甚多。河經河南中部, 土益松,泥益多,氾濫橫決,而數百里間水利盡為破壞,又不獨一淮受其害也。【上游因水利失修,各支流挾帶多量泥沙之黃水,驟然灌注于黃河,激起黃河下游之潰決。又因下游潰決,淤泥停澱,使下游諸湖潭漸次填平,更無蓄水之用,如是而河決之患更烈。此皆互為因果,以造成中國史上愈後愈烈之河患。】

  豫、魯、蘇、皖四省,天產民力,消耗犧牲于黃、灘、運三水之氾濫防禦方面者,不知凡幾。

  若當時一面能改行海運,【元人海運,已十達六、七,若自淮口揚帆,不經月即至天律,更無可虞。此事明人主之者,如邱浚、羅洪先、鄭曉等,殊不乏人。而屢議屢格,寧歲擲無量巨金於會通無底之牝,真可惜也。】

  一面縱河北去,【明人防河之北,如防盜賊,強逆其性,必挽之于東南,故河患終不能彌。】則河、淮皆可安瀾。而豫、魯、蘇、皖四省,凡河、淮潰瀾之區,皆複變為膏腴沃土。一面廣興京東、河北之水利,【如虞集、徐貞明所計畫。】一面再能移民遼、沈,墾辟漸遠,北京正在陸海之中心,何至必仰哺於江南,為此嗷嗷之態?【明馬文升已謂:“交納之費,過於所需。”至清代約計運米一石入倉,費銀至十八兩、二十兩乃至二十四兩者。而倉米出售,則一石一兩。(見鄭觀應停漕議。)如此漏卮,而不思為之計,真可歎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2 19:05: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2-2 19:07 編輯

上引這段治水篇章,是因為內經多以江河渠海形容人身經絡,故欲找有助理解經絡之處。

試引精華如下:
「當夏、 秋霖潦之時,無一溝一澮可以停注。於是曠野橫流,盡入諸川。諸川又會入於倆流,則河流安得不盛?其勢既盛,則性愈悍急而難治。⋯⋯疏為溝滄,引納支流,使霖潦不致氾濫于諸川,則並河居民得資水成田。」
溝渠之用,欲引納諸流,使河水不得泛,而居民又能得水成田。

「黃河水患,一因於河訊時期水量之突然盛漲,一由於水中挾帶泥沙量太多。然此二者,主要並不全在黃河之上源,而多為晉、陝、豫諸省之支流所促成。代表中國漢,唐全盛時長安、洛陽兩都會之沒落,其附近四圍一般經濟狀況之衰頹,與夫農田水利之失修,又是促成上述兩因之大原因也。」
河訊時期水量之突然盛漲,想起實習一少女,曾有腎炎而癒。後於運動課後大飲涼水,之後身體漸見浮腫不消,中醫謂風水相搏,在肺(多由於風邪侵襲,脾腎氣虛,肺氣失于肅降,通調水道的功能障礙,水氣不行所致。)西醫謂急性腎炎。納入腎科病房,治一月腫未全消。
從肇因來說,亦是水量盛漲,運動後肺氣已虛,不能制水,失於通調水道。

「或不幸值旱暵,又無自來修繕陂塘渠堰,蓄水以待雨澤,遂至濟、魯之間,一望赤地。于時蝗蝻四起,草穀俱盡。」
蓄水以待雨澤,想起奇經八脈如溝渠,亦是蓄水以備旱用。則年歲漸老,想必奇經八脈之氣衰甚於正經?
「北方諸湖澤,因黃水倒灌,淤填平滿者甚多。河經河南中部, 土益松,泥益多,氾濫橫決,而數百里間水利盡為破壞,又不獨一淮受其害也。【上游因水利失修,各支流挾帶多量泥沙之黃水,驟然灌注于黃河,激起黃河下游之潰決。又因下游潰決,淤泥停澱,使下游諸湖潭漸次填平,更無蓄水之用,如是而河決之患更烈。此皆互為因果,以造成中國史上愈後愈烈之河患。」
此段黃河水之挾泥沙,而治水更見重要。

記得內經有篇章以諸河流比擬身中經脈,此理未明,俟候高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2 19: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有篇章討論北方社會受外族及武政治之摧殘,少引幾段:

金人屯田兵有損害北方農寸之處,一因種姓之別,二因耕稼游牧生活習慣之異。

朝廷括民戶良田與之千夫長,百夫長,農呜失去田產,另受薄惡之田。而屯田兵得良田美產,卻不肯自己好好耕種。他們還只是喜歡出外畋獵。漸漸亦有習染中國文學風氣的。要之不習農事,乃至於鬻田畝、伐桑棗。中國的良好農民,則失廿一金一祖產,或淪為佃農,因此與猛安(千夫長)、謀克(百夫長)間感情日壞。

迨蒙古兵南來,漢人乘機報復,在河北之猛安、謀克戶,多見誅夷。

至於猛安謀克長期在北方,據甚大之田,納極輕之租(不到百一之稅),國家負擔盡壓在漢族農民身上。

---------

此段亦苦,可謂不在其位,又撥地結怨,國家安排未妥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2 19:25:1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2-2 19:26 編輯

又有蒙古攻襲:

蒙古攻汴,十六晝夜,內外死者以百萬計。又遇大疫,五十日內,諸門出柩九十餘萬。貧不能葬者,不在是數。蒙古兵入汴城,欲屠之,耶律楚材諫而止。時避兵居汴者尚百四十萬戶。蒙古之破夏,其民至穿鑿土石以避鋒鏑,免者百無一、二。

⋯⋯
大抵北方狀態,先壞於安史以後,大毀於宋之南渡,及蒙古之滅金而摧殘益甚也。

-------------

當中所留意的,是「蒙古兵入汴城,欲屠之,耶律楚材諫而止」,則耶律楚材有大功。[size=15.008px]閱維基,曰汴京147萬生靈始得保全性命,及後諸州與蒙古攻陷漢城,不再拒命必殺,難見之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2 19:27:39 | 顯示全部樓層
當楚材出生時,其父耶律履精通術數已屆六十歲高齡,耶律履以「吾六十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便引用《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為其子命名。

--------

說起來,這「楚材」之名,也算是特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1:48:3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經濟文化,有自北下南之一面,良由北方受災久矣,而桑蠶之術也傳之南方而盛,等等皆有其因。

錢穆:「大體上可以說,北方是中國史上前方一個衝激之區,(因強寇大敵常在其外。)而南方則是中國史上的後方,為退遁之所。因此北方受禍常烈於南方。安史亂後,中國國力日見南移,則北方受外禍亦益烈。而且自唐以下,社會日趨平等,貴族門弟以次消滅,其聰明優秀及在社會上稍有地位的,既不斷因避難南遷;留者平舖散漫,無組織,無領導,對於惡政治兵禍天災種種,無力抵抗;於是情況日壞。事久之後,亦淡焉忘之,若謂此等情形,自古已然。漢唐的黃金時代,因此不復在他們的心神中活躍的。」

此段一結。

又曰:「一民族與國家之復興,一面固常賴有新分子之參加,而同時必有需於舊分子之回蘇與復旺。北方為中國三代、漢、唐文化、武功最彪炳輝煌的發源地。劉繼莊在清初,已力倡北方復興之理論。將來中國新的隆盛時期之來臨,北方復興,必為其重要之一幕。」

這算是歷史眼光,將來之事,有待驗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2:0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南方江浙水利興修章節一記。

「南方的發展,最顯著的在長江下游江浙一帶。

自三國乃至東晉、南朝時,江浙雖已有很大的進步,但是那時的財富主要還是靠商稅,米糧則賴荊襄接濟,人物則多半是外來的。唐中葉以後的南方,漸漸有他自己的生命,水利農業亦開始發展。
唐陸龜蒙耒耜經始言江南田事。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載江南歷代水利,五代前僅唐元和五年王仲舒治蘇,堤松江為路一事。蘇州有瓦屋,亦自仲舒始。
所謂江浙水利非自始即爾,乃由人事上不斷的精心努力所造成。
五代吳越建國,有專務治水的專官,名「都水營田使」。募卒四部,於太湖旁,號「撩淺軍」,亦謂之「撩清」。凡七、八千人,常為田事,治河築堤。一路徑下吳淞江。一路自急水港下澱山湖入海。居民旱則運水種田,澇則引水出田。又開東府南湖,即鑒湖。立法甚備。當時有以治溝洫過勞叛變者。又撩兵千人,專於錢塘湖芟草浚泉。又營田卒數千人,以淞江辟土而耕。定制墾荒田不加稅,故無曠土。米一石,價不過數十文。
有大規模的圩田以及河塘。
仁宗慶歷時,範仲淹守平江,上奏謂:「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田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又浙西地卑,雖有溝河可以通海,惟時開導,則潮泥不得以堙之。雖有堤塘可以御患,惟時修固,則無摧壞。臣知蘇州日,點檢簿書,一州之田系出稅者三萬四十頃。中稔每畝得米二、三石,計七百餘萬石。東南每歲上供數六百萬石,乃一州所出。臣詢訪高年,雲曩時兩浙未歸朝廷,蘇州有營田軍四部,共七、八千人,專為田事,導河築堤以減水患。於時錢五十文,糴米一石。皇朝一統,江南不稔,則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則取之淮南;故農政不修。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廢,失東南之大利。今江浙之米石不下六、七百,足至一貫者,比當時貴十倍。」
這是江南水利乃賴藉政治推動社會,充分改造天然環境供人利用之顯證。
宋代南方文化日高,自有人出來不斷注意和提倡。
仁宗時,有有名的至和塘之計劃和修築。
沈氏筆談:「至和塘自崑山縣達婁門,凡七十里,皆積水無陸途。久欲為長堤,澤國無處求土。嘉佑中,有人獻計,就水中以蘧篨(qú chú)為牆,栽兩行,相去二尺。去牆六丈又為一牆,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實蘧藤中,候乾,以水車畎去兩牆間水。牆間六丈,皆留半以為堤腳,掘其半為渠。取土以為堤。每三、四里則為一橋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按;邱與權至和塘記,作於至和二年,立石於嘉佑六年。詳吳郡志。
神宗時,又有有名的崑山人郟亶祥論蘇州水利。
謂:「環太湖之地,有二百餘里,可以為田。而地皆卑下,尤在江水之下,與江湖相連。民既不能耕植,而水面又復平闊,足以容受震澤下流。使水勢散漫,而三江不能疾趨於海。其沿海之地,亦有數百里可以為田。而地皆高仰,反在江水之上,與江湖相遠。民既不能取水以灌溉,而地勢又多西流,不得畜聚春夏之雨澤,以浸潤其地。是環湖之地常有水患,而沿海之地每有旱災。」
古人因其地勢之高下,井之為田。其環湖之地,則於江之南北為縱浦以通於江。又於浦之東西,為橫塘以分其勢。而棋布之,有圩田之象焉。其塘浦闊者三十餘丈,狹者不下二十餘丈,深者二、三丈,淺者不下一丈。且蘇州除太湖外,江之南北別無水源,而古人使塘深闊若此者,蓋欲取土以為堤岸。高厚足以御湍悍之流,水亦因之而流耳。堤岸高者及二丈,低者不下一丈。大水之年,江湖之水,高於民田五、七尺,而堤岸高出於塘浦之外三、五尺至一丈,故水不能入於民田,則塘浦之水自高於江,而江水亦高於海,不須決洩而水自湍流。故三江常浚而水田常熟。其堈阜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得以畎引灌溉。此古人浚三江治低田之法也。
所有沿海高仰之地,近江者因江流稍高可以畎引,近海者又有早晚二潮可以灌溉,故亦於沿江之地,及江之南北,或五里、七里為一縱浦;又五里、七里為一橫浦,其塘港之闊狹與低田同,而其深往往過之。且堈阜之地,高於積水之處四、五尺,七、八尺,遠於積水之處四、五十里至百餘里。古人為塘浦闊深若此者,蓋欲畎引江海之水,周流於堈阜之地,雖大旱亦可車畎以溉,而大水之年,積水或從此而洩耳。至於地勢西流之處,又設堈門、堰門、鬥門以瀦畜之。雖大旱,牆阜之地皆可耕。此古人治高田蓄雨澤之法也。故低田常無水患,高田常無旱災。而數百里地常獲豐熟。
古人治田高下既皆有法,方是時,田各成圩,圩各有長。每年率逐圩之人,修築堤防,治浦港。低田之堤防常固,旱田之浦港常通。錢氏有國,有「撩清指揮」之名。年祀綿遠,古法隳壞。水田之堤防,或因田戶行舟及安舟之便而破其圩。或因人戶請射下腳而廢其堤。或因宮中開淘,而減少丈尺。或因田主只收租課,而不修堤岸。或因租戶利於易田,而故淹沒。或因決破古堤,張捕魚蝦,而漸致破損。或因邊圩之人不肯出田與眾做岸。或因一圩雖完,傍圩無力,而連延隳壞。或因貧富同圩,而出力不齊。或因公私相吝,而因循不治。故堤防盡壞,而低田漫然復在江水之下。其高田之廢,由民不相率治港浦。港浦既淺,地勢既高,沿海者潮不應,沿江者因水田堤防壞,水得瀦聚於民田之間。而江水漸低,故高田復在江水之上。至於西流之處,又因人戶利於行舟之便,壞其堈門,不能蓄水,故高田一望盡為旱地。於是蘇州不有旱災,即有水患。
他說古人冶水之跡,縱則有浦,橫則有塘,亶能言者總二百六十餘所。
此項塘浦。既非天生,亦非地出,又非神化,全皆人力所為。亶雲:「自來議者只知治水,不知治田。治田本也,治水末也。蘇州水田,東南美利,而堤防不立,溝洫不通,二、三百年間,風波蕩蝕,僅若平湖。議者見其如此,乃謂舊本澤國,不可使之為田,上偷下安,恬不為怪。」
三吳水利,做了宋以來中國一千餘年經濟文化之重要營養線。宋以前一千餘年中國經濟文化之營養線,則在北方。可見北方在當時。亦應有過同樣類似的人力之經營。
試以周禮所記古代井田溝洫之制,與郟亶所言比看,再實際看近代江浙水脈與研考見於水經注之中國古代北方河流,自可想象其梗概。
當時三吳農事,不僅努力於水利之興修,又注意到種子之選擇。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以江、淮、兩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佔城稻三萬斛,分給三路為種,擇民田之高仰者蒔之,蓋旱稻也。其稻比中國穗長而無芒,粒差小。其種早,正與江南梅雨相當,可以及時畢樹藝之功。其熟早,與深秋霜燥相違,可弗費水而避亢旱之苦。其種地不必腴而獲不貲,可以多種,而無瘠蕪之地。真宗此事,想必有獻議者,其人必南人也。
南方水田之美,既漸漸受人注意,同時南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漸漸增高;於是政府在江南特置提舉官董其事,而南人之有大力者,亦在此盛事殖產。開置大批水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2:19:43 | 顯示全部樓層
一記

二、宋明學術之主要精神
南北朝、隋、唐的學者,大體分成兩路。
一是入世講究家庭、社會種種禮法,以及國家政府典章制度。建功業與保門第,一而二,二而一,異流同匯。
一是信從佛教講出世,或從道家講長生。藝術、詩文則兩路均通。
這兩條路的後面,均帶有一種狹義性的貴族氣味。寺廟僧侶,仰賴社會供養,自成一特殊階級。雖非貴族,氣味與貴族一般。
所謂「狹義性的貴族氣味」,即謂其與一般社會可以分離,超然獨立。
宋後的學者絕不是那樣。他們早非門第貴族。他們既不講出世,亦不在狹義的門第觀念上面來講功業、禮教。他們要找出一個比較更接近平民性的即更有一般共通性的。原則,來應用於宇宙、人生、國家、社會、入世、出世生死。等各方面。
這一個原則,他們稱之曰「道」,故有「道學」、「道統」之名。或稱「理」。故又有「理學」之名。理亦稱「天理」,「天理」的對面是「人欲」。天理、人欲的分辨,則在公、私之間。公的是天理,私的是人欲。
「公、私」的另一名稱,則為「義、利」。利公亦是義,義而私只是利。
這一個公私、義利之辨,從外面客觀來講,即是「道理」。從各個人的內省審察,則為「心術」。張南軒雲:「學莫先於義利之辨。義者,本心之所當為而不能自已,非有所為而為之者也。一有所為而為之,則皆人欲之私,而非天理之所存矣。」朱子謂其「廣前聖之所未發,同於性善養氣之功。」
他們用此來批駁宗教,說佛老所講出世長生無非從自私起見。當貴族特權盛行的社會里,一個平民要想慕效貴族的生活,即避免過分的勞作及卑污的繇役,而滿足其智識上之追尋或藝術上之欣賞等,有一個較便宜的方法,即逃入寺廟做僧道。
他們又用此來批駁政治,說自漢、唐以來所謂君相事業,只算得是「霸道」,算不得是「王道」。所謂霸道與王道之別,還只在心術的公私上分。先秦儒已說:「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宋儒則謂:「三代以道治天下,漢、唐以智力把持天下。」
所以做君、相、官吏,應該先明白做君、相、官吏的責任。要言之,並不是在要保持君、相、官吏的門第或地位,而在為社會民眾盡其責任。
如是則「師道」還應在「君道」之上。王安石在經筵始主坐講,司馬光等不謂然。蓋司馬光主尊君,王安石則主尊道。故王安石講王霸之辨,而司馬光不謂然。後程伊川在經筵亦主坐講,謂:「天下重位惟宰相與經筵。天下治亂系宰相,君德成就責經筵。」而蘇軾諸人亦非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2:46:26 | 顯示全部樓層
此書對我最大之啟發,亦在宋儒的兩種表現。其一,是范仲淹、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宋儒明白到要改革現實,更重要的工夫應先從教育上下手。

范王二人政治重於教育,而二程橫渠以來,則教育重過政治,走上講學的路。
為什麼要這樣?這是歸納范王變法失敗所遇到的阻力與困難,從而看到,相比起論治道,首要任務在啟迪人心,開尊德樂道之誠。
在我看來,即是比起革新政治,不如先選擇講學,疏通心性。
若以蘇湖講學的教法分類,有經義和治事兩項,治事包括治民、講武、堰水、曆算等,都是治理國家的要務,而經義則是講明六經。
為什麼疏通心性重於治事?因為要先使社會人心轉向,種一誠心種子,欲改變時艱,先從改易風俗入手,則人心漸善,而希冀以此聚善類,蓄勢。用呂東萊的話,即是「善類既多,氣燄必大,薰蒸上騰,亦自有轉移之理。」
范仲淹有相才,卻為朝風所傾墮,即是社會上形勢未可行,雖有銳氣,轉亦不得久持,下不承上,亦無朋比。可謂時勢未及。
在此不仿欣賞朱子的說話:「又所謂時進陳善閉邪之說,以冀上心之悟者,又在反之於身,以其所欲陳於上者先責之於我。使我之身心安靜,精神專一,然後博延天下之賢人智士,日夕相與切磋,使於天下之事,皆有以洞見其是非得失之心,而深得其所以區處更革之宜。又有以識其先後緩急之序,皆無毫髮之弊。然後并心一力,潛伺默聽,俟其間隙有可為者,然後徐起而圖之,乃庶幾乎其有益。」
朱子所言,正是潛伺磨練的方法,這種方法,也算是從根本上認識到先後緩急之序。

錢穆謂:「他們對政治的態度,寧可犧牲機緣,決不肯降低理論。所以他們對於在野的傳播學術,較之在朝的革新政治,興味還要濃厚,並不是他們無心於政治之革新。」
所謂犧牲機緣,或許從整體形勢來看,還是時機未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2-2-3 13:22:32 | 顯示全部樓層
其二,是程明道、朱子和陸象山教學路數的不同。

謝上蔡往程明道處求學,遭冷漠了一個月,風雪下飯不溫,畫無炭,待謝豁然有省,然後明道與之語。錢氏按曰:「(謝)上蔡習舉業已知名,程、謝初見,非此不足以驗其誠,亦非此不足以發其趣。此等關係,自與學校師生有別。」
想起朱丹溪欲拜羅知悌為師,結果門外待了三個月,才得獲接見傳授。
想來古人之求學問與現代相差異也。而程明道,亦善察人心之細處。此點又可見於陸象山。

象山教法,在於因人設教,直指本心。是私人講學之至。
「象山始至行都,從游者甚眾,象山能一一知其心術之微,言中其情,多至汗下。亦有相去千里,素無雅故,聞其概而盡得其為人者。陸學教人精神在此。」
象山與從游的人談話,居然能言中其隱情,使人不甘汗下。對於沒什麼交情認識的人,只要聽了其人的概說,就能知道其為人如何。這是一葉知秋,與一葉障目相差之線何大。

朱子選定幾部最重要的書本,為此數書下明白確切的訓注,錢氏稱為訓注派,使人有軌迹可尋,有自淺入深的門徑與規模。象山較像語錄派,主要在活的指點,讓人各自有所想,各自參悟,無一定套路。

象山的路子,無定本可說,有人辭去,欲歸象山語師友,往往又失其本旨,莫知所從。即是無法掌握象山其時的脈絡的進退思路,無法重演當時一剎那的觸動人心。
與學校講學相比,這算私人講學,錢穆形容為流動的短時間謁請,學風上掃盡枝葉,獨尋根本。缺點在若沒有學校制度推行,學者未有基礎,直接從事此種最高理論之參究,雖有人格之活潑薰陶,而學術途徑,終不免要流於空虛放蕩。所以程門弟子多陷入禪學。

說起來,愚也算有陷入此一派之情態,對於名言句子有說不出的觸動,喜歡高深的理論思考。但實際上,確亦有因基礎不穩,而易於陷落,可謂易升,亦易降矣。而當今看來,能讀四書,已屬難得,且古代治道與現代相差甚遠,平人也不見得有那麼多時間與能力去鑽研古代治學之精粹如何透入新學,而競競於西方不同的理論。亦不是說凡西來者皆有害,只是論潛伺,論反心,論精神專一,論涵養洞見是非得失之心,似乎不多見。即是讀朱子語,愚內心也有一種平靜情態,其云「使我之身心安靜,精神專一,然後博延」之說非虛。

至於宋學之近禪處,乃其講學風格影響及其日常私人生活之意竟,雖說其弊在未有博參經學等書,其善處亦在能暫且拂去其他學養差異,而以各人的日常生活為基,尋出各人其能參悟之機緣。既然現代人之學問與古學甚異,若能活用這種方法,則雖未讀古書者,亦能觸動人心,總於人心有益,能提拔之,即承傳古學之精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3-30 00:03 , Processed in 0.5680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