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7179|回復: 4

語理分析遊戲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發表於 2021-10-23 11:2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太久沒玩,會生疏。也藉此觀察一下,思考方法在實際生活上能做成什麼影響,無論好的、壞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1-10-23 11:23: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1-10-23 11:56 編輯

網上看到的。
以下引文沒興趣去判斷誰優誰劣,只是想單粹用思考方法去看清楚一點。稱呼稍作更改。


甲中醫學者分享了在外國讀研期間,其生理學系老闆及醫學院副院長的一些生理學實驗,之後斷言:「中醫需要突破用古籍來解釋古籍!(乙認為即是:要用現代科學西醫來解釋。)」
甲分享的其中一個實驗如下:「姜提出物對游離大鼠下肢的作用,生姜和干姜的提出物都會引起血管收縮,離體下肢耗氧增加,這表明,姜提出物能提高體溫,并使血管收縮。但生姜提出物主要含生姜素,溶水度大,干姜主要含脫水生姜素,難溶于水。生姜散寒解表,就在于生姜素的水溶性,容易吸收,并引起機體温度增加。干姜提出物難溶于水,主要作用于胃腸道,于是溫中散寒止嘔。同樣,高良姜提出物也難溶于水,主要作用也是溫中止嘔。Look outside the box, 原地打转是不行的。」
看了又看他分享的一些實驗,寫了以下的回覆:「看了兩次,如果沒有理解錯誤,文中提到的西醫實驗觀察,都支持中醫藥古籍的記載,以中醫藥古籍記載指導臨床是正確的。因而,這些實驗觀察,並沒有突破什麼,只是用現代科學語言支持一下中醫藥古籍。因此,並不能說明「中醫需要突破用古籍來解釋古籍」。」





乙沒有收到甲的反駁,不反駁的原因不清楚。

必須反思的問題,例如:
1. 當今中醫人在現代科學文化環境成長,現代科學語言是「母語」,要用現代科學語言證明、解釋中醫藥古籍,才能理解、接受。顯然,這是顛倒、不合理的。
2. 新文化運動百年來,日益缺乏傳統文化的薰陶,對古代人文概念疏遠、陌生,傳統人文語言是「外語,第二語言」,因而艱難理解中醫藥古籍,認為「中醫用古籍來解釋古籍,原地打转是不行的。」顯然,解決方法是增強傳統文化的薰陶,回歸真正的母語。
3. 事實上,這位中醫學者舉的例子,乃至舉目所見科學探索的許多例子,只是用現代科學語言支持一下中醫藥古籍,沒有突破什麼。

科學探索中醫沒有多少是突破了中醫藥古文獻已經記載的內容。中醫藥古籍指導臨床是正確的,先進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1-10-23 11:53:44 | 顯示全部樓層
甲的命題是「中醫需要突破用古籍來解釋古籍。」
論據描述包括
1.生薑和乾薑都提出物能提高體溫,並使血管收縮。
2.生姜散寒解表,就在于生姜素的水溶性,容易吸收,并引起機體温度增加。
3.干姜提出物難溶于水,主要作用于胃腸道,于是溫中散寒止嘔。
4.同樣,高良姜提出物也難溶于水,主要作用也是溫中止嘔。
5. Look outside the box, 原地打转是不行的。
乙認為
1.「文中提到的西醫實驗觀察,都支持中醫藥古籍的記載,以中醫藥古籍記載指導臨床是正確的。」
2.「這些實驗觀察,並沒有突破什麼,只是用現代科學語言支持一下中醫藥古籍」

先釐清「中醫需要突破用古籍來解釋古籍。」
這樣「用古籍來解釋古籍」的意思,同情地理解,並不是循環論證謬誤的意思(儘管甲還是有「原地打轉」的比喻)。根據中醫日常的用法,應該是根據甲古籍來理解中藥的藥性,乙古籍來理解該中藥如何運用在臨床上,等等。
而根據其所列的論說,突破用古籍來解釋古籍,自然是運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古籍。
他的範例裡指出:
1. 透過水溶性的高低,能指出生薑(提取物,下略),乾薑,高良薑的作用部位有所不同,而功效亦不同。
2. 現代科學指出生薑乾薑除了能提高體溫,還能引起血管收縮。

2 是否重點,不太清楚,但相信 1 是甲認為「中醫需要運用現代科學」的理由。

乙認為甲的突破,其實並沒有實際的突破。我認為,儘管實驗解釋了古籍生薑、乾薑作用部位不同的原因,卻沒有對臨床有進一步的啟示。這應該是乙「沒有突破什麼」的意思。

最後,「需要」應屬於價值判斷。個人理解,這種需要、不需要,關鍵還是回到最基本的命題,對於中藥的運用、理論有否提升的作用?臨床療效會否提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0

帖子

441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15
 樓主| 發表於 2021-10-23 12:04:41 | 顯示全部樓層
個人覺得乙的回答其實還是有道理的。

個人如果說對於水溶性有什麼啟發,就是回顧生薑和乾薑在炮製與基本性狀上的區別,生薑水分較多,故能入水以散水。乾薑則曬乾後水少,且日曬後陽氣稍增(不計現代的低溫乾燥),性較溫,故溫的力量較強。水少了,乾了,生氣稍減,相對而言守而不走。吃了也不會出汗,其溫在裡不在表,肺所受的辛溫影響也會減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

帖子

6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6
發表於 2023-6-14 13: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顶715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3-29 17:37 , Processed in 0.0593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