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22-10-16 13:03:35
|
顯示全部樓層
邵子曰:「
皇之皇,以道行道之事也;
皇之帝,以道行德之事也;
皇之王,以道行功之事也;
皇之伯,以道行力之事也。
帝之皇,以德行道之事也;
帝之帝,以德行德之事也;
帝之王,以德行功之事也;
帝之伯,以德行力之事也。
王之皇,以功行道之事也;
王之帝,以功行德之事也;
王之王,以功行功之事也;
王之伯,以功行力之事也。
伯之皇,以力行道之事也;
伯之帝,以力行德之事也;
伯之王,以力行功之事也;
伯之伯,以力行力之事也。」
皇帝王伯,道德功力。
皇(皇),皇(帝),皇(王),皇(伯)
帝(皇),帝(帝),帝(王),帝(伯)...
就像一個for loop, x(y), 而 x 涵括皇帝王伯, y 也涵括皇帝王伯。
for(i=1; i<=4; i++)
{
for(j=1;j<=4;j++){
i [j]
}
}
j = i =[皇,帝,王,伯]
忘了如何用數理邏輯表達。
邵子多採用四數,象四時。
邵子曰:「晉文公尊王雖用虛名,由能力使天下諸侯知有周天子而不敢以兵加之也」
晉文公,算是王之類,行皇帝之事,以功行道德之事。其尊周天子,難得也。
後世如明張居正,以權臣行君王事,大概屬伯之王帝?(「我非相,乃攝也」我不只是宰相,乃是攝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