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任人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息尚存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1#
 樓主| 發表於 2023-2-12 22:47:46 | 顯示全部樓層
[疏]「咸有一德」○正義曰:此篇終始皆言一德之事,發首至「陳戒于德」敘其作戒之由,已下皆戒辭也。「德」者,得也,內得於心,行得其理,既得其理,執之必固,不為邪見更致差貳,是之謂「一德」也。而凡庸之主,監不周物,志既少決,性復多疑,與智者謀之,與愚者敗之,則是二三其德,不為一也。經云:「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是不二三則為一德也。又曰:「終始惟一,時乃日新。」言守一必須固也。太甲新始即政,伊尹恐其二三,故專以一德為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2#
 樓主| 發表於 2023-2-12 22:53:07 | 顯示全部樓層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祥,善也。天之禍福,惟善惡所在,不常在一家。爾惟德罔小,萬邦惟慶。修德無小,則天下賚慶。」

「 天之禍福,惟善惡所在」
當年伊尹至忠之訓。

太甲,商湯嫡長孫,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太甲繼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伊尹連寫《肆命》《祖後》等幾篇文章,教導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繼位後前兩年,其作為還過得去,但從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發號施令,一味享樂,暴虐百姓,朝政昏亂,又破壞湯制定的法規。伊尹雖百般規勸,他都聽不進去,伊尹只好將他放逐到商湯墓地附近的桐宮 [1-2]  ,讓他自己反省,自己攝政當國,史稱“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又將他迎回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還政於他。重新當政的太甲能修德,諸侯都歸順商王,百姓得以安寧。

然後伊尹寫 《咸有一德》。

《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慎終於始。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志。必求諸非道。」
如果升高,一定要從下面開始;如果行遠,一定要從近處開始。不要輕視人民的事務,要想到它的難處;不要苟安君位,要想到它的危險。慎終要從開頭做起啊!有些話不順你的心意,一定要從道義來考求;有些話順從你的心意,一定要從不道義來考求。

「鳴呼。弗慮胡獲。弗為胡成。一人元良。萬邦以貞。君罔以辯言亂舊政。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孚於休。」
“啊呀!不思考,怎麼收穫?不做事,怎麼成功?天子大善,天下因此清正。君主不要使用巧辯擾亂舊政,臣下不要憑仗驕寵和利祿而安居成功。這樣,國家將永久保持在美好之中。”

「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這大概是古代,以君王的影響最為大,太甲一人肯改過,已能使民歸順,使國政順暢
現代可能難點,後世由 修身齊家起,這又是自天子以至庶民,皆可做的事。

以後要買本書經譯注來看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其命,王命。新其德,戒勿怠。終始惟一,時乃日新。言德行終始不衰殺,是乃日新之義」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商湯王刻在洗澡用具的箴言説:“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康誥》説:“激勵人棄舊圖新。”《詩經》説:“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3#
 樓主| 發表於 2023-2-12 23:23: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2-13 07:56 編輯

〈讀咸有一德〉

在看書經記載商朝伊尹的《咸有一德》,當年伊尹和成湯建立商朝,後寫給太甲,心裡有點數。曾經天真想過,從古代政治中找出一些比現代更好的東西。又比如古代也有分權,制衡的道理,應該是有價值的。

當然,政權成立與更替沒現代厲害,但從王莽篡漢來看,考慮古代環境文明,古代政權更替的成本代價很沉重,減少更替,穩定才合理。
看《咸有一德》,也是因為不太明白「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什麼意思。

「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當年夏桀虐民,失德。數年前也有虐民的事發生。我對當年立法的事沒留意太多,但考慮激起民憤,亦應緩之。道理對錯一回事,但對待人民的態度很重要。

「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無自廣以狹人,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
從萬民之上的君王那裡,可以察知政治的得失。君王如果不依靠百姓,就沒人可以役使,百姓如果不依靠君王,就沒有人來侍奉。不要自高自大而輕視百姓,如果普天下的匹夫匹婦都不能盡心竭力,那麼作為萬民之上的君王又和誰一起去成就自己的功業呢?
我有段時間不太喜歡民主,立法會,不過也沒有更好的想法/替代品。出了什麼問題?有段時間覺得民主包括 接納和你政見不同的人,和而不同,但現實上講民主那些人好像有點排斥,討厭不理解這套的人
又覺得民主可能欠缺了一些配套,如忍辱的教育,但覺得想像中的忍辱也不是死忍,而是更懂去理性,有時也不止理性,也感性,有智慧地尋求大家的共通點。看到家兄跟母親談論民主,知道只會互相說服不了對方,然後相互激心。有時講道理的人,其實還帶點躁動,這種躁動會得理不饒人。

我所思考的忍,有時候忍,不是死忍,而是願意退一步:我尊重你,我在乎你,在一些位願意退一步,我不介意。有點像水處於眾人之所惡,背後是謙虛,謙讓,謙下。明白了,比起忍,其實我在想的是「寬容」。互不寛容,後果就很嚴重了
失去了寛容,人會不知不覺失去了輕鬆,人變得緊張。
有時會希望,這種寛容能夠內化成一種心性,自然而然。然後在討論中,能互相理解,即使有時候不明白,也更能懂得對方在想什麼,尋找出相互同意的平地、基礎。

伊尹作《咸有一德》,是為了告誡太甲,要長久保持純一之德,不要再犯夏桀的過錯。「惟我商王,布昭聖武,代虐以寬,兆民允懷。言湯布明武德,以寬政代桀虐政,兆民以此皆信懷我商王之德。」

一德是什麼?「終始惟一,時乃日新」,這裡提到是伊尹告誡太甲要留意自己的德行,不要再因欲望放縱,甚至影響治國。日新,可以從「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來理解,大概就是反省自己,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每日如是,不要過一個月忘掉。也有一心的意思,別太分心。一心一意,誠意。

從簡單處想,希望自己日後處事能再寛容點,少些躁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4#
 樓主| 發表於 2023-2-13 11:24:16 | 顯示全部樓層
突然發現,原來以前我也挺追求清,但水至清則無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5#
 樓主| 發表於 2023-2-13 11:47:02 | 顯示全部樓層
《伊川易傳》:「一陽復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靜為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6#
 樓主| 發表於 2023-2-13 11:48:08 | 顯示全部樓層
《 朱子語類.易七.復》:
問:「剝一陽盡而為坤。程云:『陽未嘗盡也。』」曰:「剝之一陽未盡時,不曾生;纔盡於上,這些子便生於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7#
 樓主| 發表於 2023-2-13 12: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 朱子語類.易七.復》:
國秀問:「舊見蔡元思說,先生說復卦處:『靜極而動,聖人之復;惡極而善,常人之復。』是否?」曰:固是。但常人也有靜極而動底時節,聖人則不復有惡極而善之復矣。」⋯⋯

見「惡極而善,常人之復」,此處之惡,或許不必是很惡,可以是物欲、玩心,想起酒吧聽侍應說,有些人有段時間玩的很厲害,之後就靜下來修心養性,不玩了,可能也是物極必反,常人之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8#
 樓主| 發表於 2023-2-13 12:06:45 | 顯示全部樓層
《 朱子語類.易七.復》:
問:「『一陽復』,在人言之,只是善端萌處否?」曰:「以善言之,是善端方萌處;以惡言之,昏迷中有悔悟向善意,便是復。如睡到忽然醒覺處,亦是復氣象。又如人之沉滯,道不得行,到極處,忽小亨;道雖未大行,已有可行之兆,亦是復。這道理千變萬化,隨所在無不渾淪。」淳

只是昏迷中有悔悟改過意,如睡到忽然醒覺處,便是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29#
 樓主| 發表於 2023-2-13 12:08: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2-13 12:09 編輯

《 朱子語類.易七.復》:
敬子問:「今寂然至靜在此,若一念之動,此便是復否?」曰:「恁地說不盡。復有兩樣,有善惡之復,有動靜之復,兩樣復自不相須,須各看得分曉。終日營營,與萬物並馳,忽然有惻隱、是非、羞惡之心發見,此善惡為陰陽也。若寂然至靜之中,有一念之動,此動靜為陰陽也。二者各不同,須推教子細。」僩

以前喜動靜之復,今見善惡之復,猶為重要。「終日營營,與萬物並馳,忽然有惻隱、是非、羞惡之心發見。」
喜伊川從動處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1

帖子

447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73
230#
 樓主| 發表於 2023-2-13 12:27:1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2-13 12:29 編輯

下似十二消息卦,與曆法,未明,先記如下。

《 朱子語類.易七.復》:

問伊川所說剝卦。曰:「公說關要處未甚分明。他上纔消,下便生。且如復卦是一陽,有三十分,他便從三十日頭逐分累起。到得交十二月冬至,他一爻已成。消時也如此。只伊川說欠得幾句說漸消漸長之意。」直卿問:「『冬至子之半』,如何是一陽方生?」賀孫云:「『冬至子之半』是已生成一陽,不是一陽方生。」曰:「冬至方是結算那一陽,冬至以後又漸生成二陽,過一月卻成臨卦。坤卦之下,初陽已生矣。」賀孫

「為嫌於無陽也。」自觀至剝,三十日剝方盡。自剝至坤,三十日方成坤。三十日陽漸長,至冬至,方是一陽,第二陽方從此生。陰剝,每日剝三十分之一,一月方剝得盡;陽長,每日長三十分之一,一月方長得成一陽。陰剝時,一日十二刻,亦每刻中漸漸剝,全一日方剝得三十分之一。陽長之漸,亦如此長。直卿舉「冬至子之半」。先生曰:「正是及子之半,方成一陽。子之半後,第二陽方生。陽無可盡之理,這箇才剝盡,陽當下便生,不曾斷續。伊川說這處未分曉,似欠兩句在中間,方說得陰剝陽生不相離處。」虞復之云:「恰似月弦望,便見陰剝陽生,逐旋如此。陰不會一上剝,陽不會一上長也。」宇

「剝上九一畫分為三十分,一日剝一分,至九月盡,方盡。然剝於上,則生於下,無間可息。至十月初一日便生一分,積三十分而成一畫,但其始未著耳。至十一月,則此畫已成,此所謂『陽未嘗盡』也。」道夫問:「陰亦然。今以夬乾姤推之,亦可見矣。但所謂『聖人不言』者,何如?」曰:「前日劉履之說,蔡季通以為不然。某以為分明是如此。但聖人所以不言者,這便是一箇參贊裁成之道。蓋抑陰而進陽,長善而消惡,用君子而退小人,這便可見此理自是恁地。雖堯舜之世,豈無小人!但有聖人壓在上面,不容他出而有為耳,豈能使之無邪!」劉履之曰:「蔡季通嘗言:『陰不可以抗陽,猶地之不足以配天,此固然之理也。而伊川乃謂「陰亦然,聖人不言耳」。元定不敢以為然也。』」道夫
問:「十月何以為陽月?」先生因詰諸生,令思之。云:「程先生於易傳雖發其端,然終說得不透徹。」諸生答皆不合,復請問。先生曰:「剝盡為坤,復則一陽生也。復之一陽,不是頓然便生,乃是自坤卦中積來。且一月三十日,以復之一陽分作三十分,從小雪後便一日生一分。上面趲得一分,下面便生一分,到十一月半,一陽始成也。以此便見得天地無休息處。」時舉

義剛曰:「十月為陽月,不應一月無陽。一陽是生於此月,但未成體耳。」曰:「十月陰極,則下已陽生。謂如六陽成六段,而一段又分為三十小段,從十月積起,至冬至積成一爻。不成一陽是陡頓生,亦須以分毫積起。且如天運流行,本無一息間斷,豈解一月無陽!且如木之黃落時,萌芽已生了。不特如此,木之冬青者,必先萌芽而後舊葉方落。若論變時,天地無時不變。如楞嚴經第二卷首段所載,非惟一歲有變,月亦有之;非惟月有變,日亦有之;非惟日有變,時亦有之,但人不知耳。此說亦是。」義剛

問:「坤為十月。陽氣剝於上,必生於下,則此十月陽氣已生,但微而未成體,至十一月一陽之體方具否?」曰:「然。凡物變之漸,不惟月變日變,而時亦有變,但人不覺爾。十一月不能頓成一陽之體,須是十月生起云云。」學履

味道舉十月無陽。曰:「十月坤卦皆純陰。自交過十月節氣,固是純陰,然郏陽在地下,已旋生起來了。且以一月分作三十分,細以時分之,是三百六十分。陽生時,逐旋生,生到十一月冬至,方生得就一畫陽。這一畫是卦中六分之一,全在地下;二畫又較在上面則箇;至三陽,則全在地上矣。四陽、五陽、六陽,則又層層在上面去。不解到冬至時便頓然生得一畫,所以莊子之徒說道:『造化密移,疇覺之哉?』」又曰:「一氣不頓進,一形不頓虧,蓋見此理。陰陽消長亦然。如包胎時十月具,方成箇兒子。」植。賀孫錄見下。

「陽無驟生之理,如冬至前一月中氣是小雪,陽已生三十分之一分。到得冬至前幾日,須已生到二十七八分,到是日方始成一畫。不是昨日全無,今日一旦便都復了,大抵剝盡處便生。莊子云:『造化密移,疇覺之哉?』這語自說得好。又如列子亦謂:『運轉無已,天地密移,疇覺之哉?』凡一氣不頓進,一形不頓虧,亦不覺其成,不覺其虧。蓋陰陽浸消浸盛,人之一身自少至老,亦莫不然。」賀孫。植問:「不頓進,是漸生;不頓虧,是漸消。陰陽之氣皆然否?」曰:「是。」

問:「十月是坤卦,陽已盡乎?」曰:「陰陽皆不盡。至此則微微一線路過,因而復發耳。」大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5-17 11:11 , Processed in 0.0655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