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任人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息尚存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1#
 樓主| 發表於 2023-11-2 21:58: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11-2 22:02 編輯

回想自己初學中醫時,總有一股臭脾氣,或英雄氣,覺得教材都寫的很垃圾,很有問題,要大肆改革。
這個也是我的一部分XD
最近會探究自己心理,想法,性格上的變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2#
 樓主| 發表於 2023-11-5 17:59:24 | 只看該作者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自己最後是透過誠,來了解,來覺得可以貼近應而不藏。若有人問我的過錯,我覺得自己是透明的,得與失也可以與人知,讓天知,無可藏。我所明白學到的好的事物東西,我也願意與人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3#
 樓主| 發表於 2023-11-8 15:49:27 | 只看該作者
思考陰陽.二

李生在解釋「革命地講話,辯證地解釋」時,說:「如何是革命地講話呢?你愛怎麼講就怎麼講。如何是辯證地解釋?你喜歡怎樣解釋就怎樣解釋。今天要鬥爭誰的時候,就宣稱有矛盾對立。明天要拉攏誰的時候,就說是要矛盾統一。兩者之間的關係乃是革命的辯證關係,換言之就是沒有關係的關係。區分兩者的界線在哪裡呢?沒有一定的,一切皆變,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互相轉化。但所謂一定的條件是什麼條件?從來沒有明確的申述,完全視乎形勢的需要而定,這就是革命辯證。從革命的觀點看,任何X和任何Y都可以互相轉化——在一定的(即不定的)條件下。

假設在詰問的是類似「陰陽互根」、「陰陽轉化」的問題,那就應該嘗試回應一下。第一點是互相轉化的一定條件是什麼?我想描述的較為仔細,至少在易經的脈絡上,莫過於用十二消息卦來表達,而實際上,易經有時是一個抽象的工具,較為龐大又實際的,便是在一年間觀察陰陽的大象。
寒極生熱,陽極生陰的轉化過程,可以從坤卦至復卦上觀察到。坤卦全陰,表農曆十月,復卦則是在底下生了微陽之氣,表農曆十一月。復卦是一陽復生於下,又代表冬至日。再簡單點,春夏秋冬,夏天是熱極,冬天是寒極,但冬天過了冬至日,晝的時間漸增,夜的時間漸減,這就是陽氣在恢復的表現,如果用日晷來表現,那就是能夠測量的日影變化,也表示着陰陽變化的規律。如是,夏至陽極,日照最長,冬至陰極,日照最短,秋分時日照從最短至日夜等分,陰陽各半。春分則日照從最長漸減至日夜等分,陰陽亦各半。若再細分陰陽量到四分一處,則較像八卦了。
在冬至日,日照時間最短,過了這一天,日照時間開始漸漸回復,代表着陽氣在復蘇,也可以用來暗示陰極陽生。

換言之,相比起單純的矛盾,陰陽其實表達的可以是在日常環境下感受到的春夏秋冬,而春夏秋冬能描述為陰陽量的進退,比如陰陽轉化所出現在陰盡陽生的冬至日,也是有日照時間作為量度的標準,如果說春夏秋冬是客觀的,那麼量度春夏秋冬的日影變化,乃至所暗示的陰陽量變化,也都是客觀的,有條件的。畢竟一年只有一天冬至日,你不能說夏至也是冬至日,秋分也是冬至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4#
 樓主| 發表於 2023-11-17 20:28: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11-17 20:30 編輯

有時在想,如果人生只有一次,為什麼不帥氣一點,就學學大舜隱惡揚善,試試看看不同人的好處。
原因不想那麼複雜,就是想帥氣一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5#
 樓主| 發表於 2023-12-22 13:42:00 | 只看該作者
現代和古代還有一點不同,就是文化的互通交流。

比如在台灣課綱上,有些人覺得比起中國古文,不如去看外國文學。換言之,大家也在選擇文化。

現代人比較自我,強調自己的好惡。我想,除了強調國家要宏揚自己的文化,承傳古人祖先留下的東西,也要將傳統文化好的一面表達出來,有慧眼的人就自然會看出,除了吸收別處好的文化,也要能看到傳統的好處,優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6#
 樓主| 發表於 2023-12-27 17:47:03 | 只看該作者
朱熹注「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路,是則所謂道也。脩,品節之也。性道雖同,而氣稟或異,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聖人因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以為法於天下,則謂之教,若禮、樂、刑、政之屬是也。」

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性道雖同,而氣稟或異,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聖人因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

愚以為朱熹此句「聖人因人物之所當行而品節之」,最得聖人之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7#
 樓主| 發表於 2023-12-27 17:51:17 | 只看該作者
「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體也。達道者,循性之謂,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離之意。」

性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雖喜怒哀樂皆可發也。人能無喜怒哀樂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8#
 樓主| 發表於 2023-12-27 17:56:36 | 只看該作者
「自戒懼而約之,以至於至靜之中,無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則極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謹獨而精之,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而無適不然,則極其和而萬物育矣。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故其效驗至於如此。此學問之極功、聖人之能事,初非有待於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體一用雖有動靜之殊,然必其體立而後用有以行,則其實亦非有兩事也。」

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矣。

此句宜思之思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09#
 樓主| 發表於 2023-12-29 12:11:47 | 只看該作者
與友人聊著聊著,突然想明白,其實佛教有懺悔文,大悲懺,意義是什麼?可能就是心靈上有一個懺悔的機會。

孔子說「无咎者,善補過也」。
有些事確實做錯了,也沒有機會再修正,但若能從心底裡反省出來,有願意去改過的念頭與行動,也算是少許補償。

對我來說,也有點像莊子談的應而不藏,不想再藏起來。用誠心去回應,應人,應物。
孟子所講的「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能夠真誠面對自己,也有一種快樂喜悅在其中。

讓自己坦然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0#
 樓主| 發表於 2023-12-29 23:05:29 | 只看該作者
與姑娘談性格,大概人的性格也像陰陽,有在陽光照耀下的,有不露人前的。

中庸講君子慎其獨,欲人修制其陰暗一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5-10 16:16 , Processed in 0.0603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