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任人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息尚存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1#
 樓主| 發表於 2023-12-30 10:40: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12-30 10:43 編輯

開始覺得,一套好的文化,其實係令人的生活,生命,有恰當的生命動力,去活動,休息,恢復,開闔有度,就像一呼一吸,又能維持健康,合乎天地之道。

老子說的橐籥(風箱)如是。「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孔子說的乾坤闔闢(門的開合)如是。「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禮記月令的四時生長收藏(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四時流轉)如是。

張載講的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大概如是。
至於為天地立心,借朱子注中庸句:「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2#
 樓主| 發表於 2023-12-30 10:50: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4-4-27 23:39 編輯

中間會有一種穩定,可能又名太和,讓人準備好下一次的心跳呼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3#
 樓主| 發表於 2023-12-30 13:00:16 | 只看該作者
一直在思考四季的變化,在那當中,應該有一個居中,不變的東西,這是皇極?太極?中和?這是中庸所說的「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大概從四象,四時到五行,就是開始留意到變化中的這個不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4#
 樓主| 發表於 2023-12-30 13:17: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12-30 13:41 編輯

四季中最容易感受觀察的,應該是兩極,夏冬,因為極端是最容易留意到的。
從冬至過後,日照時間漸漸增加,太陽自北往南,陽氣量開始上升,直至夏天為陽極,我們又可細分這個陽長的過程再細分為少陽、太陽。在冬夏之間,還可以劃分出一個春分。
從夏至過後,日照時間漸漸減少,太陽自南往北,陽氣量減少,也可以說陰氣量開始上升,直至冬天為陰極,我們又可細分這個陰長的過程再細分為少陰、太陰。在夏冬之際,還可以劃分出一個秋分。
在古代一年的天文觀測中,最容易觀測到的是冬至,夏至,然後就是春分,秋分。
除了日照時間的變化外,冬天寒冷下雪,夏天炎熱酷暑,秋天涼風送爽,春天東風解凍,動植物的生活、形狀也會隨著四季而消長變化,一起浮沉。

少陽指稱的是那股陰極陽生,漸長的陽氣。太陽指稱的是那股自少陽而來,陽氣旺盛至極的盛陽。少陰指稱的是那股陽極陰生,漸漸生長的陰氣,相對的陽氣也會漸漸減弱而向入面收斂降落,這股陰氣能協助陽氣從活動中收斂起來,不致亢盛而不退,因為只動而不知休止,終究會消耗。太陰指稱的是那股自少陰而來,陰氣隆盛至極的盛陰,盛陰之下不是沒有陽氣,而是陽氣收藏在深處裡面,等候時間再萌芽生長,鼓舞。寒冬裡的地下最深處的陽氣,連兩劃的太陰的兩個陰爻也不足以解釋清楚,唯有用三劃的坎卦☵,二陰爻中包著一個陽爻,以象坎水群陰之中,有一點微陽之氣,真陽,真火,真氣,這陽氣不會為唯陰所掩,這道火不會被水所淹息,這股氣能引導一般的陰氣陽氣,這股氣不止是氣,大概還有神在其中。

至於文王重卦,就像可以看到坎離二卦的運動,如既濟䷾、未濟䷿。

氣有寒熱,清者熱者屬陽,濁者陰者屬陰。只是一氣有不同的狀態。

從四象到八卦,從太陰到坎卦,這會否透露四象推演至五行的關鍵?中央土就是離中一陰,坎中一陽?靈樞通天中的陰陽和平之人,會否就是此中關鍵?所以能與時變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5#
 樓主| 發表於 2023-12-30 13:26:47 | 只看該作者
陽殺,會否是陽氣自亢而肅降,多少帶壓抑,而少了些鼓舞的生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6#
 樓主| 發表於 2023-12-30 13:28: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12-30 13:34 編輯

景岳曰:「陽之亢者為焦枯,陰之凝者為固閉。」

太陽而焦枯者,必待少陰以柔潤之。太陰而固閉,必待少陽以發陳振盪之。大概太陰沉靜凝閉中的幾微變化,這種力量也要從裡面生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7#
 樓主| 發表於 2024-1-1 21:28:46 | 只看該作者
之前在想,六祖在聽五祖講金剛經時,明白了什麼?

今天在「如來無所說」這一句,為什麼無所說?因為自性本自具足,本來有的東西不需向外去學習,去增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8#
 樓主| 發表於 2024-1-2 22:38:39 | 只看該作者
一直在想,為什麼有種說法說年青人不宜太早沉在禪話裡?
在反省我自己的理解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有一個盲點,談及佛性,連一闡提也有成佛的可能。這些好像是道理,但背後涉及為什麼要成佛,其實包括一種對清淨的追求,對無有煩惱的追求,對慈悲心的敬佩。這些都需要行善上培養,可能有點像布施。簡單點說就是踐仁,孟子所講的存心養性以事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19#
 樓主| 發表於 2024-1-2 22:54:52 | 只看該作者
我有一個假說,儘管某種角度我不看成假說。

古代人將一些天理會以神話方式紀錄,如共工怒撞不周山。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譯文
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奪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戰中慘敗),憤怒地撞擊不周山,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繫着大地的繩索斷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都朝東南方向流去。

這是天理,天理驗於人身,以天人相應故也。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帝曰:何以然。歧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并於上,并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并於下,并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以天理推之人身,在人身見天理之準,其唯內經也。

至於天文學,易學上與此是否有關連,愚尚未知。

另外,盤古的故事亦不出於此。

天文訓:蚑行喙息,莫貴于人,孔竅肢體,皆通於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竅;天有四時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節;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節。

精神訓: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體以成,五臟乃形。是故肺主目,腎主鼻,膽主口,肝主耳,外為表而內為裏,開閉張歙,各有經紀。故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六節。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故膽為雲,肺為氣,肝為風,腎為雨,脾為雷,以與天地相參也,而心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蝕無光;風雨非其時,毀折生災;五星失其行,州國受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30

帖子

446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9
520#
 樓主| 發表於 2024-1-4 11:13:38 | 只看該作者
大學:「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

在上統治者自願受到約束,守法行事,在下者也不敢造次。還是有種影響力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5-11 03:59 , Processed in 0.0611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