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 發表於 2023-12-12 12:21:55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12-12 12:28 編輯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論語簡說(一六二)
    冉有請問子貢:「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也不確定,說:「好的!我現在就去請問老師。」子貢進入屋內,面見孔子,問道:「伯夷和叔齊是怎樣的人?」孔子答:「這兩位都是古代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子貢接著問:「他們心中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追求仁道,也得到了仁道,這樣又有何怨恨呢?」子貢問完,出來就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國的國君了。」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夫子」,擔任過大夫的職位,都可稱為夫子。孔子曾為魯國大夫,孔門學生都稱孔子為夫子。「為」,幫助的意思。「衛君」,指的是衛出公,名輒。「諾」,表示同意的應答聲。冉有會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衛國的局勢緊張。衛靈公在位時,太子蒯聵怨恨靈公夫人南子淫亂,謀殺南子卻未成功。靈公大怒,蒯聵只好出奔國外。靈公去世後,本來要傳位給公子郢,但他不肯接受,建議傳位給太孫,就是蒯聵的兒子,也就是現在的衛君出公輒。衛出公即位後,太子蒯聵藉著晉國的勢力想回國爭位,兒子衛出公卻聯合齊國,派兵包圍父親蒯聵,抗拒父親歸國,形成父子爭國的局勢。此時孔子和眾弟子正住在衛國,衛出公對孔子很敬重。冉有不知老師有何作為才是最恰當的。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伯夷和叔齊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兒子,孤竹君想傳位給叔齊。孤竹君去世,叔齊想讓位給哥哥伯夷,但是伯夷堅持遵照父命,讓位給叔齊,自己就逃到國外去了。叔齊看到哥哥讓位離去,自己也不接受君位,也逃離了孤竹國。國人就擁護孤竹君另一位兒子繼承君位。如此兄弟讓國的高尚德行,可謂人人皆知,子貢豈有不曉,此時向孔子提問此二人,必定針對衛國時局而發,孔子當然知道子貢的來意。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子貢進一步追問,伯夷叔齊兄弟讓國,最後卻餓死在首陽山,心中有否怨恨?一般人或許會誤認伯夷抱怨父親不傳位給他,為了遵從父命,不得已讓位給弟弟;以為叔齊恐怕哥哥爭奪君位,不得已讓位給哥哥。其實兩人讓位皆是出於至誠,伯夷所求的是遵從父命的孝道,叔齊所求的是恭敬兄長的悌道。孝和悌是仁道的根本,伯夷叔齊二位賢人心中所求,充實而圓滿,何有怨恨?
   「出,曰:『夫子不為也。』」子貢和孔子師生間默契深,在請教伯夷叔齊當中,老師所講求的是相讓的美德,斷定老師不會幫助衛出公。當兒子的衛出公理應迎請父親歸國,讓位給父親,豈能再出兵抗拒?孔子此時為何不離開衛國呢?孔子肯定衛出公在位政治清明,頗得百姓擁護,更暗示太子蒯聵也應該退讓,保住兒子輒繼續擔任衛君。父子如此相讓,才是行仁政的根本,更是衛國百姓之福。
    研讀本章重在學習禮讓,世間的名位財物是暫時的,怎可貪戀而橫生出許多無謂的煩惱紛爭?學為君子,應念念在仁道上,以力行五倫無缺為重,這才能自安安人。

////
當兒子的衛出公理應迎請父親(蒯聵)歸國,讓位給父親。而衛出公在位政治清明,頗得百姓擁護,更暗示太子蒯聵也應該退讓,保住兒子輒繼續擔任衛君。

大概只有孔子才能給出這樣的答案,於名分,於人情,於治理能力上皆有所恰到好處。
再想,儘管衛出公治理清明,但這樣父子爭國,決於兵戰,還是落下蒯聵死心不息,繼續爭下去。可能衛出公願意相讓,就能化解蒯聵的怨憤。

最後出公的下場為:
晉國趙簡子送出公之父蒯聵回衛國爭位,出公發兵攻打自己的父親,史稱「父子爭國」。

前480年,蒯聵劫持衛國大臣孔悝,逼其幫助自己發動兵變,是為衞後莊公。孔悝的家老欒甯帶著衞出公出走齊國。

前478年,趙簡子發兵驅逐了衞後莊公,改立公孫般師為衛君。但隨即齊國攻衛,改立公子起為君,是為衛君起。

前477年衞大夫石曼尃(尃,音「夫」)把衞君起流放。衞出公又返回衞國為君。當初,出公即位十二年(前481年)後逃亡,在外四年才得返國復位。

前470年,大夫褚聲子與出公因細故爭執,驅逐出公,出公逃亡,其叔父公子黔自立為君,是為衞悼公。次年出公在越、魯、宋三國支持下回國,卻被大夫們抵抗而不敢入城,最後死在越國。

任人 發表於 2023-12-21 12:32:46

公明宣一條,當中「嚴臨下而不毀傷」翻譯成「嚴格對待屬下卻不傷害他們的自尊」,這樣的翻譯也很實在,貼合現代,有時可以嚴格點,對下屬有要求,也難免有些重言,可能也想下屬深深記得而不要再犯,但若傷害到自尊心,則太過。


《說苑·反質》:      公明宣學於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曰:「宣,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學?宣見夫子居宮庭,親在,叱吒之聲未嘗至於犬馬,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毀傷,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說此三者學而未能,宣安敢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曾子避席謝之曰:「參不及宣,其學而已。」

任人 發表於 2024-1-4 10:50:50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多見而識之」,「多見」,只有聽聞是不足的,更應親眼見到。當然也應「擇其善者」,經文雖未列出此句,但意思卻包含在內。「識」,記住,把親眼所見而且善的事情,牢記在心中。至於惡的事情,就隱藏在心中,這是怕人跟著學壞,也就是孔子「隱惡揚善」的原則。

有關「至於惡的事情,就隱藏在心中,這是怕人跟著學壞」,這點在與人談史記趙高時有所體會。

任人 發表於 2024-1-16 10:45:49

溫和而說話嚴正,態度威嚴而不凶猛,對人恭敬而且安詳自在。
威則易於過剛猛,溫和則難嚴正。要理解這些,大概回想學校時的校長,訓導主任屬那一類。這些質感其實也挺有趣。比如有時看真人騷有些參加者被人形容樣子有點惡。


論語簡說(一八六)述而第七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的臉色溫和而說話嚴正,態度威嚴而不凶猛,對人恭敬而且安詳自在。

「子溫而厲」,本章是側記孔子的儀容氣象,這樣的態度唯有德行完善的聖人才能具備。「溫」,臉色溫和,容易親近。「厲」,言語嚴正。一般人溫和就無法嚴正,嚴正就失去溫和,孔子卻能兼而有之。若只是從外表模仿學習,這是難以辦到的。

「威而不猛」,「威」, 具有尊嚴使人敬畏。「猛」,剛強暴烈, 如同猛獸。一般人現出威嚴時,剛強暴烈的脾氣就伴隨而起。孔子曾說:「君子的穿著端正,儀容舉止莊重,使人一看就生起敬畏,這不就是有威嚴,而不凶猛?」

三國時,張飛雄壯威猛,在當陽 長阪一役中,劉備倉皇逃竄,張飛奉命只帶二十騎的士兵斷後。張飛瞋目橫矛,據守橋頭,對著曹兵大聲喝叱:「俺乃張翼德也,可過來決一死戰!」曹兵驚嚇,無人敢靠近,解了曹兵之圍,魏國的謀臣程昱更稱讚張飛是「萬人敵」。

但是張飛脾氣暴躁,不體恤部屬,常常鞭打左右侍衛。劉備曾經勸阻,還是不改。劉備興兵攻打吳國時,張飛率兵萬人,前往江州和劉備會合。身邊末將張達、范彊畏懼張飛脾氣暴躁,交付的任務難以達成,恐怕性命不保,伺機殺了張飛,割下首級,投奔吳國去了。

「恭而安」,現在的人恭敬別人,就顯得拘束而手足無措,原因在於平時心緒飛揚,舉止浮躁不安,一旦收斂自我,恭敬對方,就無法安詳自在了。

人的稟性各有所偏,要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的中和境界,很困難。我們可從「慎獨君子」學起,言行舉止守禮,真誠內外一致,就能漸趨聖人足跡。

任人 發表於 2024-1-17 11:56:05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孔子說:「恭敬而無禮節, 就會勞苦不堪。謹慎小心而無禮節,就會畏懼而退縮。勇敢而無禮節,就會擾亂秩序。直率而無禮節, 常會使人急切難堪。」

按:
1.「直而無禮則絞」,「絞」是兩條繩子糾結扭緊,愈絞愈緊,最後必定絞斷,形容急切的情形。人有時也會急切,繃緊的感覺
2.「恭而無禮則勞」,勞是擔心禮數不足,有所粗魯,欠缺禮貌而不夠敬。
3.「慎而無禮則葸」,例子是客人想進又不進,僵在門前。和主人說話,也是想說又不敢說,吞吞吐吐,雙方尷尬不已。記得以前去打擾別人,跟別人說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社恐內向的人大概有一部分如此,做好相應的禮就不應該再有所忌畏了。


「恭而無禮則勞」, 恭敬、謹慎、勇敢、直率,都是美德,若沒有禮的節制,人際相處就會產生許多弊病。例如聚餐,主人請客人用菜、飲酒,這是恭敬客人,不敢怠慢。若太過頻繁,客人來不及吃完,又要塞下新的食物,就會吃不消而痛苦難受。

「慎而無禮則葸」, 「葸」, 畏懼。因為太過小心謹慎,所以猶豫不決而畏懼退縮。例如拜訪長輩或朋友,主人讓客人進門,客人想進又不進,僵在門前。和主人說話,也是想說又不敢說,吞吞吐吐,雙方尷尬不已。

「勇而無禮則亂」,勇敢是有擔當,敢作敢為,一往直前。勇敢沒有禮節制,破壞秩序,就會造成亂象叢生。

魯哀公十四年,鄰近的齊國發生大夫陳成子弒殺國君齊簡公,這是大逆不道的國際大事。孔子聽到後,就慎重其事,依禮齋戒沐浴後,向魯哀公報告此事,建議出兵討伐亂臣賊子陳成子。當時齊比魯強大,有人認為孔子此舉,是不是魯莽好勇呢?其實孔子不只仗義敢言,更是審視當時形勢利害。孔子告訴魯哀公:「陳成子弒君大不逆,齊國不服者必有一半,再加上魯國一半的人,必能討伐成功。」雖然最後沒有討伐,但可看到孔子不僅有勇,更是謀定而後動。

「直而無禮則絞」,「絞」是兩條繩子糾結扭緊,愈絞愈緊,最後必定絞斷,形容急切的情形。「直」,有什麼就做什麼,有什麼就說什麼,絕不裝模作樣、絕不虛偽掩飾。但是與人相處,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太過直接急切,對方往往受不了。例如聚會時,當面將對方的隱私,毫無避諱一一說出,自以為直率,被說的人又怎堪容受呢?

從本章,知道學習禮節非常重要。那應從何學起呢?現代人時間和能力有限,可以選擇雪廬老人依〈曲禮〉所編的《常禮舉要》。書中分十二篇,舉凡居家、在校、處世、聚餐、出門、訪人…… 非常實用的生活禮節,不論老少、知識高低都應學習。正如編者所說:「沒有禮節,萬事行不通。」「不懂禮節,也免不了到處碰壁吃虧。」禮節是不妨害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光榮的徽章。

任人 發表於 2024-1-23 22:57:19

「說話的時機要恰當,該說話卻不肯說,這是「傲慢」;不該說話,卻搶先說,這是「急躁」;話太多,廢話連篇;辭不達意,別人聽不懂……這些都是應該避免的毛病。「鄙」,鄙陋,讓人輕視、看不起。」
說話的態度也可看到人的性情,如急躁,傲慢,粗鄙。至於辭不達意,也應該努力學習去避免,皆涉及別人對你的觀感。


泰伯第八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得了重病,魯國大夫孟敬子前來慰問。曾子對孟敬子說:「鳥兒將死,鳴叫聲總是悲哀而害怕;人臨死前也應該要說些善言,對人有所幫助呀!身為執政大夫,應注重三件事。首先,舉止行動必須注重儀容外表,做到齊整有秩序,這樣就能遠離別人粗暴傲慢的態度。其次臉色要端正,不要脅肩諂笑,這樣就能得到別人的信賴。最後說話的言辭口氣要適當、清楚、安定,這樣就能遠離別人的鄙視和背叛。至於祭祀的禮器及行禮事宜,已有主事負責的人在,就不用過度苛求。」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孟敬子」,魯國大夫仲孫捷,「敬」是諡號,是孟武伯的兒子。「問」,慰問曾子的病情。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言」,直言,曾子主動贈言,希望掌權的孟敬子有所改變。「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曾子殷切勸誡有權有勢的孟敬子。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 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此處雖是曾子勸告孟敬子的話,也是我們應該要學習改進的。「貴」,注重。「容貌」,儀容外表,一切舉止行動,甚至包括一切事情,都要整齊有秩序。只要觀察一個人的外在容貌,就能知道他內心的思想。所以個人平時居家的衣著、擺設物品,都要有一定的秩序,不可凌亂。假使凌亂不堪,那內心豈能清明一心,又怎能修道、成就事業?
「正顏色,斯近信矣」,其次再觀察臉色。臉色要溫和而且端正莊重,如果喜怒無常、輕佻隨便,別人看了莫知所從,豈能產生信賴?這與辦事大有關係。
「出辭氣,斯遠鄙倍矣」,「辭氣」,言辭內容以及說話的口氣。說話的時機要恰當,該說話卻不肯說,這是「傲慢」;不該說話,卻搶先說,這是「急躁」;話太多,廢話連篇;辭不達意,別人聽不懂……這些都是應該避免的毛病。「鄙」,鄙陋,讓人輕視、看不起。「倍」,背叛的意思。說話任性隨便,容易讓人看不起。或者傷人無形,遭來背叛,甚至殺身之禍。所以說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要有次序,口氣安定才能開口。這與領導大有關係。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籩」,竹子做成的禮器。「豆」,木頭做成的禮器。籩豆之事,代表祭祀的一切事宜。「司」,主事負責的人。「存」,在的意思。孟敬子在祭祀的禮器及事宜過分要求,近於苛求繁瑣,卻因小失大,忽視了祭禮的根本「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整肅自己言行內心的大事,豈能誠敬感動鬼神,得到賜福?
「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宗聖曾子所重視而勸誡奉行之,學為君子於此三事,當勉勵之!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讀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