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Being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92|回復: 4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草藥鈔

[複製鏈接]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1-2-8 19:5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錄吾之所見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46#
 樓主| 發表於 2022-9-11 18:50:18 | 只看該作者
本草乘雅自序:又明年乙酉五月,會有兵變,挈家而逃,流離萬狀,諸楚備嘗。沿至丙戌之十月,始得生還,而家徒四壁,則板帙之零落殆盡可知已。

古人寫書誠不易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45#
 樓主| 發表於 2022-9-8 15:03: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9-8 15:16 編輯

m+ 後感,最美的展品,在窗外的陽光海滂。

而當中的展品,不少陰鬱沉沉,或囈語綿綿,或虛浮無根,或展露心底欲望,皆陰氣之意象。
真刺激人欲反辯之。
批曰:陰鬱。
又曰:履霜,堅冰至,上世紀之藝術意象,觀此花費之浩大,實非一日之寒也。
雖亦狂言,亦不可不乘意氣發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44#
 樓主| 發表於 2022-9-8 14:58:25 | 只看該作者
逛m+, 有一展品,名五枝針的時鐘,品中有沙甸魚,蝴蝶,甲蟲,會飛,爬行的,水裡游的。

仲景有一條方,名大黃蟅蟲丸,方中有虻蟲,蟅蟲,水蛭,也是海陸空。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合飛爬搜剔之攻以除去瘀血,此聖人立意之所欲救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43#
 樓主| 發表於 2022-7-21 18:12:43 | 只看該作者
天之陽者,在外為太陽,在地中為地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42#
 樓主| 發表於 2022-7-21 18:08:53 | 只看該作者
「陰氣有餘則上溉,陽氣有餘則下固」

陽氣欲上,陰氣欲下,此自然之理,但貴陽能下固,陰能上溉。
即地天泰卦,水火既濟卦。


《醫學源流論卷上》
陰陽升降論004

人身象天地。天之陽藏於地之中者,謂之元陽。元陽之外護者,謂之浮陽,浮陽則與時升降。若人之陽氣,則藏於腎中,而四布於周身,惟元陽則固守於中而不離其位。故太極圖中心白圈,即元陽也,始終不動,其分陰分陽,皆在白圈之外。故發汗之藥,皆鼓動其浮陽,出於營衛之中,以洩其氣耳。若元陽一動,則元氣漓矣。是以發汗太甚,動其元陽,即有亡陽之患。病深之人發喘呃逆,即有陽越之虞,其危皆在煩刻,必用參附及重鎮之藥以墜安之。所以治元氣虛弱之人,用升提發散之藥,最防陽氣散越,此第一關也。至於陰氣則不患其升,而患其竭,竭則精液不布,乾枯燥烈,廉泉玉英,毫無滋潤,舌燥唇焦,皮膚粗槁。所謂天氣不降,地氣不升,孤陽無附,害不旋踵。《內經》云:「陰精所奉其人壽」故陰氣有餘則上溉,陽氣有餘則下固,其人無病,病亦易愈,反此則危。故醫人者,慎毋發其陽而竭其陰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41#
 樓主| 發表於 2022-7-21 16:59: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7-21 17:12 編輯

窦汉卿《针经指南》中"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及《针灸大成》中"左转从阳,能行诸阳;右转从阴,能行诸阴"为捻转补泻奠定了基础。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反复施行捻转手法,拇指向前捻转时用力重(左转),指力下沉,拇指向后还原时用力轻,为补法。

徐靈胎曰:今則轉針之時,以大指推出為瀉,搓入為補,此四失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40#
 樓主| 發表於 2022-7-21 16:47: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2-7-21 17:17 編輯

1.兩經治病云,某病取某穴者固多,其餘則指經而不指穴。如靈樞終始篇云: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太陰。厥病篇云:厥頭痛,或取足陽明太陰,或取手少陽足少陰;耳聾取手陽明;嗌乾取足少陰,皆不言某穴,其中又有瀉子補母等義。今則每病指定幾穴,此二失也。

2.兩經論治井營輸經合最重,冬刺井,春刺營,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凡只言某經而不言某穴者,大都皆指井營五者為言。」今則皆不講矣

按:只言取經,不言某穴,是因為取其經,至於井滎輸經合則按時?或按子母補瀉而決?

3.《內經》云:吸則  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
吸則納針,無令氣忤。又吸則轉針。皆因吸氣,則納外來之清氣也。醫者用針,亦有外來之氣,故而併吸氣時施,則皆外來而不忤於內。

4. 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為瀉。
呼則自身之大氣亦有所瀉。針出則針處之氣亦有所瀉,大氣者為大,與大者併瀉,則瀉有度矣。

5.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為補。
吸納清氣時引針,全身氣機向內,針處之氣不得出。推闔其門,無門可出矣,故神氣存,大氣留止。

6. 靜以久留,無令邪佈
等待邪氣至,不作手法以免邪氣因手法而出入散離?

7.納針之後,必候其氣。刺實者,陰氣隆至乃去針;刺虛者,陽氣隆至乃出針。氣不至無問其數,氣至即去之勿復針。《難經》云:先以左手壓按所針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來如動脈之狀,順而刺之,得氣因而推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今則時時轉動,俟針下寬轉,而後出針,不問氣之至與不至,此五失也。

候其氣?

8.凡針之深淺隨時不同,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肌肉,冬氣在筋骨。故春夏刺淺,秋冬刺深,反此有害。今則不論四時,分寸各有定數,此六失也。
現適長夏,入針宜淺,以在皮膚?

9.古人刺法,取血甚多,靈樞血絡論言之最詳。而頭痛腰痛,尤必大瀉其血。凡血絡有邪者,必盡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令變色,見赤血而止,否則病不  除而反有害。今人則偶爾見血病者,醫者已惶恐失據,病何由除?此八失也。

吾不擅者

----

《醫學源流論卷下》
針灸失傳論057
內文:靈素兩經,其詳論藏府經穴疾病等說。為針法言者,十之七八;為方藥言者,十之二三。上古之重針法如此,然針道難而方藥易,病者亦樂於服藥而苦於針,所以後世方藥盛行,而針法不講。今之為針者,其顯然之失有十,而精微尚不與焉。兩經所言十二經之出入起止淺深左右,交錯不齊,其穴隨經上下,亦參差無定。今人祇執  同身寸依左右一直豎量,並不依經曲折,則經非經而穴非穴,此一失也。兩經治病云,某病取某穴者固多,其餘則指經而不指穴。如靈樞終始篇云: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太陰。厥病篇云:厥頭痛,或取足陽明太陰,或取手少陽足少陰;耳聾取手陽明;嗌乾取足少陰,皆不言某穴,其中又有瀉子補母等義。今則每病指定幾穴,此二失也。兩經論治井營輸經合最重,冬刺井,春刺營,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凡只言某經而不言某穴者,大都皆指井營五者為言。今則皆不講矣,此三失也。補瀉之法,《內經》云:吸則  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為瀉。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為補。又必迎其經氣,疾內而徐出,不按其痏為瀉,隨其經氣,徐內而疾出,即按其痏為補,其法多端。今則轉針之時,以大指推出為瀉,搓入為補,此四失也。納針之後,必候其氣。刺實者,陰氣隆至乃去針;刺虛者,陽氣隆至乃出針。氣不至無問其數,氣至即去之勿復針。《難經》云:先以左手壓按所針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來如動脈之狀,順而刺之,得氣因而推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今則時時轉動,俟針下寬轉,而後出針,不問氣之至與不至,此五失也。凡針之深淺隨時不同,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肌肉,冬氣在筋骨。故春夏刺淺,秋冬刺深,反此有害。今則不論四時,分寸各有定數,此六失也。古之用針,凡瘧疾傷寒寒熱咳嗽,一切藏府七竅等病,無所不治。今則  止治經脈形體痿痺屈伸等病而已,此七失也。古人刺法,取血甚多,靈樞血絡論言之最詳。而頭痛腰痛,尤必大瀉其血。凡血絡有邪者,必盡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令變色,見赤血而止,否則病不  除而反有害。今人則偶爾見血病者,醫者已惶恐失據,病何由除?此八失也。《內經》刺法有九變十二節。九變者:輸刺、遠道刺、經刺、絡刺、分刺、大瀉刺、毛刺、巨刺、焠刺。十二節者:偶刺、報刺、恢刺、齊刺、揚刺、直針刺、輸刺、短刺、浮刺、陰刺、傍刺、贊刺。以上二十一法視病所宜,不可更易。一法不備,則一病不愈。今則祇直刺一法,此九失也。古之針制有九: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亦隨病所宜而用。一失其制,則病不應。今則大者如員針,小者如毫針而已,豈能治痼疾暴氣?此十失也。其大端之失已如此,而其尤要者,更在神志專一,手法精嚴。經云: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刺之無殆。又云: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又云:伏如橫弩,起如發機。其專精敏妙如此。今之醫者,隨手下針,漫不經意,即使針法如古,志不凝而機不達,猶恐無效,況乎全與古法相背乎!其外更有先後之序,迎隨之異,貴賤之殊,勞逸之分,肥瘦之度,多少之數,更僕難窮。果能潛心體察,以合聖度,必有神功。其如人之畏難就易,盡違古法,所以世之視針甚輕,而其術亦不甚行也。若灸之一法,則較之針所治之病,不過十之一二。知針之理,則灸又易易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39#
 樓主| 發表於 2022-7-21 16:40:36 | 只看該作者
清朝運當極隆之會,聖聖相承,大權獨攬,朝綱整肅,惠澤旁流,此陽盛於上之明徵也。又冠飾朱纓,口燔煙草,五行惟火獨旺。故其為病,皆屬盛陽上越之症。

故當有溫病之流行,與溫病學派之出世?

----

《醫學源流論卷下》
病隨國運論056

內文:天地之氣運,數百年一更易,而國家之氣運亦應之。上古無論,即以近代言。如宋之末造,中原失陷,主弱臣弛。張潔古、李東垣輩,立方皆以補中宮,健脾胃,用剛燥扶陽之藥為主,局方亦然。至於明季,主暗臣專,膏澤不下於民。故丹溪以下諸醫,皆以補陰益下為主。至我本朝,運當極隆之會,聖聖相承,大權獨攬,朝綱整肅,惠澤旁流,此陽盛於上之明徵也。又冠飾朱纓,口燔煙草,五行惟火獨旺。故其為病,皆屬盛陽上越之症。數十年前,雲間老醫知此義者,往往專以芩、連、知、柏挽回誤投溫補之人,應手奇效,此實與運氣相符。近人不知此理,非惟不能隨症施治,并執寧過溫熱,毋過寒冷之說。偏於溫熱,又多矯枉過正之論。如中暑一症,或有伏陽在內者,當用大順散、理中湯,此乃千中之一。今則不論何人,凡屬中暑,皆用理中等湯。我目睹七竅皆裂而死者,不可勝數。至於託言袓述東垣用蒼朮等燥藥者,舉國皆然。此等惡習,皆由不知天時國運之理,誤引舊說以害人也。故古人云: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為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429

帖子

446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積分
4463
38#
 樓主| 發表於 2022-7-21 16:33:12 | 只看該作者
蓋司天運氣之說,黃帝不過言天人相應之理如此,其應驗先候於脈。

按:此所忽略者也。

----

《醫學源流論卷下》
司天運氣論053

內文:邪說之外,有欺人之學,有耳食之學。何謂欺人之學?好為高談奇論,以駭人聽聞,或勦襲前人之語,以示淵博。彼亦自知其為全然不解,但量他人亦莫之能深考也,此為欺人之學。何謂耳食之學?或竊聽他人之說,或偶閱先古之書,略記數語,自信為已得其祕,大言不慚,以此動眾,所謂道聽塗說是也。如近人所談司天運氣之類是矣。彼所謂司天運氣者,以為何氣司天,則是年民當何病。假如厥陰司天,風氣主之,則是年之病,皆當作風治。此等議論,所謂耳食也。蓋司天運氣之說,黃帝不過言天人相應之理如此,其應驗先候於脈。凡遇少陰司天,則兩手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寸不應,太陰司天,則左寸不應,若在泉則尺脈不應亦如之;若脈不當其位,則病相反者死,此診脈之一法也。至於病則必觀是年歲氣勝與不勝,如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心痛脅滿等症。倘是年風  淫雖勝,而民另生他病,則不得亦指為風淫之病也;若是年風淫不勝,則又不當從風治矣。經又云:相火之下,水氣乘之,水位之下,火氣承之。五氣之勝皆然,此乃亢則害,承乃制之理。即使果勝,亦有相剋者乘之,更與司天之氣相反矣。又云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有勝則復,無勝則否。則歲半以前屬司天,歲半以後又屬在泉,其中又有勝不勝之殊,其病更無定矣。又云:厥陰司天,左少陰,右太陽。謂之左間右間,六氣皆有左右間,每間主六十日,是一歲之中復有六氣循環作主矣。其外又有南政北政之反其位,天符歲會三合之不齊,太過不及之異氣,欲辨明分晰,終年不能盡其蘊。當時聖人,不過言天地之氣運行旋轉如此耳。至於人之得病,則豈能一一與之盡合?一歲之中,不許有一人生他病乎?故《內經》治歲氣勝復,亦不分所以得病之因。總之,則病治病,如風淫於內,則治以辛涼,六氣皆有簡便易守之法。又云: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無問其數,以平為期,何等劃一。凡運氣之道,言其深者,聖人有所不能知,及施之實用,則平正通達,人人易曉。但不若今之醫者所云,何氣司天則生何病,正與《內經》圓機活法相背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新思園  

GMT+8, 2024-5-3 15:39 , Processed in 0.0637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