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 發表於 2023-9-16 18:15:40

如果儒家是重視人,那麼,就要重新思考現代世界的夫婦之道,要正視已經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內那麼簡單。
重視倫常的規矩,那也要考慮像性小眾這些現代議題,文王的家人卦沒那麼狹窄,只去照拂一般家庭而忽略其他平民百姓,而是應該根據現代社會的性質與文化來重新安排,畢竟世界有所變化。

老子曰:「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任人 發表於 2023-9-16 19:24:36

道德經所說的:「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我還是覺得上有仁心。
如果有人說虛心,虛心裡還是有仁心在裡。

任人 發表於 2023-9-16 19:29:07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動常因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各因其用則善不失也。

  德善。

  無棄人也。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各用聰明。

  聖人皆孩之。

  皆使和而無欲,如嬰兒也。夫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者,能者與之,資者取之,能大則大,資貴則貴,物有其宗,事有其主,如此則可冕疏充目而不懼於欺,黈纊塞耳而無戚於慢,又何為勞一身之聰明,以察百姓之情哉。夫以明察物,物亦競以其明應之,以不信察物,物亦競以其不信應之。夫天下之心,不必同其所應,不敢異則莫肯用其情矣。甚矣,害之大也,莫大於用其明矣,夫在智則人與之訟,在力則人與之爭,智不出於人而立乎訟地,則窮矣。力不出於人而立乎爭地,則危矣。未有能使人無用其智力乎己者也,如此則己以一敵人,而人以千萬敵己也。若乃多其法網,煩其刑罰,塞其徑路,攻其幽宅,則萬物失其自然,百姓喪其手足,鳥亂於上,魚亂於下,是以聖人之於天下,歙歙焉,心無所主也,為天下渾心焉,意無所適莫也。無所察焉,百姓何避,無所求焉,百姓何應,無避無應,則莫不用其情矣。人無為舍其所能而為其所不能,舍其所長而為其短,如此,則言者言其所知,行者行其所能,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吾皆孩之而已。

---------

「夫以明察物,物亦競以其明應之。」其一。
夫在智則人與之訟⋯⋯智不出於人而立乎訟地,則窮矣。智有其用,惟當察其窮處。

王弼注德信:「無棄人也。」其二。

任人 發表於 2023-9-16 20:46:14

繫辭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對我來說,各正性命,其中一個關鍵是在「各正」,每一個人的性命之所出,有自天之性,也有氣質之性,而有所差異。惟乾道變化,生育萬物,而性命各出,然能「各正」,即是天仍有畀予萬物,各有「自正其性命之可能」。天覆地載,無棄人,無棄物。

任人 發表於 2023-9-16 20:48:17

聽張天賦的歌,有些歌唱得好聽,能自然而然地提起我的精神,隨之也有靈感迭出。

任人 發表於 2023-9-17 22:48:23

仁者心動,豈分一二三心?

這是我對於「三教同源」所交的答案。

按:
借用了六祖慧能,陸象山的體悟來交答案。
而圖中的字句「洗心」,也可說是三教所希望,乃至其他人文精神之最終目的,洗滌人心,塵氣也好,傲氣也好,偏執也好,掏出來洗一洗,適時休息一會,再整裝出發。

任人 發表於 2023-9-17 22:51:47

哲學是否能將宗教的智慧提煉出來,放到大家的生命中,而各人皆能受用?

任人 發表於 2023-9-18 21:08:52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

何以各家皆競逐方術,而不知求原於一?

任人 發表於 2023-9-22 23:00:05

本帖最後由 任人 於 2023-9-22 23:03 編輯

在《薛西弗斯的神話》裡,薛西弗斯因為觸怒眾神而被諸神懲罰,要他不斷將一塊巨石推上山峰。但每當他把石推上山峰後,那塊巨石都會從山峰滾回到山底,而薛西弗斯只好再次將它推上山峰。這種動作不斷重複,永無休止。在眾神眼中,沒有比這種永恆的絕望、徒勞無功的懲罰更為可怕了。

有一天,當薛西弗斯再一次回到山下時,他很清楚意識到自己荒謬的命運。然而,他卻決定再次舉起巨石,重新上山,心裡想著︰「好,再來一次!」。既然眾神要他不斷推石上山,是因為這是最痛苦的懲罰,那麼他要用自己的意志去承受這一切苦難,並「享受」著這苦難,那麼懲罰的意義便會在他身上失去效力。

-------------

這種西西弗斯的精神是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展現光明,如果借用黃帝內經的陰陽來陳構一個判教系統,大概在太陰?以陰極生少陽故也?在陰暗的盡處裡生出一點光明。
不過我還是不喜歡,太極端了,太叛逆了,還不如尼采有種雄壯之氣,提拔人的勇氣。

李天命先生認為尼采是存在主義中較值得留意的哲學家,大概我也一直在暗暗比較,尼采與其他存在主義者有什麼不同。

任人 發表於 2023-9-22 23:11:25

黃帝內經將太陰太陽,少陰少陽落至人,有太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陰之人,少陽之人。太陽落於人有其性格特質與行為動作,究竟內經諸師是如何能看到如斯?

金匱真言論:「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這是太陰。「人亦應之」。
突發奇想,這四種陰陽也可以落入我的判教系統裡。
頁: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查看完整版本: 一息尚存